材料一:近几年国民经济发展状况:
|
2002年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GDP总量 |
12万亿元 |
15万亿元 |
18万亿元 |
20万亿元 |
城市居民收入 |
7703元 |
9422元 |
10325元 |
11647元 |
农村居民收入 |
2476元 |
2936元 |
3352元 |
3876元 |
注:2002——2006年物价涨幅控制在3%以内。
材料二:我国城乡居民人均衣食住用行方面消费数量持续增长。住房、汽车、教育、休闲娱乐、旅游方面消费支出大幅增长,消费中食物支出比例即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
(1)材料一、二分别体现了什么经济现象?二者关系如何?
(2)我国为什么要把扩大内需尤其是扩大消费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
材料一:2008年在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是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党
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夺取抗击南方部分地区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斗争重大胜利,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成功完成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这些成功不断地彰显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不断地续写着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我们青年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你认为青年学生怎样做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看漫画,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
(1)漫画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2)在当代中国应该如何弘扬和培育这种精神?
“5·12”汶川大地震后,北川中学在地震中损失惨重。5月23日上午,温家宝来到设于四川长虹集团培训中心院子里的北川中学临时学校,鼓励大家“面向光明的未来,昂起倔强的头颅,挺起不屈的脊梁,燃起那颗炽热的心,向前,向光明的未来前进”,并在高三(1)班的黑板上用粉笔写下“多难兴邦”4个大字。
从《文化生活》角度,怎样理解“挺起不屈的脊梁”。(6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区域文化观念与区域发展模式
环渤海 |
长江三角洲 |
珠江三角洲 |
|
区域文化背景 |
齐鲁文化 |
吴越文化 |
岭南文化 |
区域文化观念的特点 |
因循守旧、务虚封闭,工商观念淡薄,善政治不善经济 |
开放性、实用性,崇工重商,注重实业强国,强调工商并重 |
开放性、冒险性、进取性、传统保守性,崇尚商贸、农商并重、义利并重、和气生财 |
区域发展模式 |
山东半岛模式(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乡镇和外资企业受到重视) |
苏南模式、温州模式(苏南乡镇和外资工业发展;温州个私家庭工业和商业发展) |
东莞模式、顺德模式、南海模式、(东莞三来一补、合资企业发展;顺德集体、乡镇企业发展;南海国有、乡镇企业发展;中山私营经济发展) |
(1)上表蕴含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
(2)你认为,长三角地区应当如何对待与其他两个地区的文化差异?
材料一: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核心就是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
材料二:近年来,杭州市结合当地实际,以创意为核心,以文化为灵魂,以科技为支撑,锁定动漫游戏、信息服务、设计服务等八大行业作为突破口,把“西湖创意谷”等十大园区作为主平台,努力打造文化大市。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请为杭州市的文化创新提几条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