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
乾隆丁亥冬,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而奠以文曰:
  呜呼!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里矣。当是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予幼从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日长成,遽躬蹈之。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
  余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今予殓汝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缁衣》一章。适先生奓入户,闻两童子音琅琅然,不觉莞尔,连呼则则。此七月望日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予弱冠粤行,汝掎裳悲恸。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汝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不记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旧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历历,逼取便逝。悔当时不将嫛婗情状,罗缕纪存。然而汝已不在人间,则虽年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
  汝之义绝高氏而归也,堂上阿奶,仗汝扶持;家中文墨,目失汝办治。尝谓女流中最少明经义,谙雅故者;汝嫂非不婉嫕,而于此微缺然。故自汝归后,虽为汝悲,实为予喜。予又长汝四岁,或人间长者先亡,可将身后托汝,而不谓汝之先予以去也。
  前年予病,汝终宵刺探,减一分则喜,增一分则忧。后虽小差,犹尚殗碟,无所娱遣,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资一欢。呜呼!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
  汝之疾也,予信医言无害,远吊扬州。汝又虑戚吾心,阻人走报;及至绵惙已极,阿奶问望兄归否?强应曰:"诺"。已予先一日梦汝来诀,心知不详,飞舟渡江。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已辰时气绝。四肢犹温,一目未瞑,盖犹忍死待予也。呜呼痛哉!早知诀汝,则予岂肯远游?即游,亦尚有几许心中言,要汝知闻,共汝筹画也。而今已矣!除吾死外,当无见期。吾又不知何日死,可以见汝;而死后之有知无知,与得见不得见,又卒难明也。然则抱此无涯之憾,天乎?人乎?而竟已乎!
  汝之诗,吾已付梓;汝之女,吾已代嫁;汝之生平,吾已作传;惟汝之窀穸,尚未谋耳。先茔在杭,江广河深,势难归葬,故请母命而宁汝于斯,便祭扫也。其旁葬汝女阿印;其下两冢,一为阿爷侍者朱氏,一为阿兄侍者陶氏。羊山矿渺,南望原隰,西望栖霞,风雨晨昏,羁魂有伴,当不孤寂。所怜者,吾自戊寅年读汝哭侄诗后,至今无男,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晬耳。予虽亲在,未敢言老,而齿危发秃,暗里自知,知在人间,尚复几日!阿品远官河南,亦无子女,九族无可继者。汝死我葬,我死谁埋?汝倘有灵,可能告我?
  呜呼!身前既不可想,身后又不可知;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前年予病,汝终宵刺探探视问候
B.后虽小差,犹尚殗殜同“瘥”,病情稍微好转
C.此七月望日事也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D.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孤独不遇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适先生奓户入
B.召有司案图
C.四支犹温,一目未瞑
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下列各句词类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的是(     )
例:汝又虑戚吾心,阻人走报

A.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B.阿品远官河南
C.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D.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封闭宫室,还军霸上。
B.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C.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D.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自能先入关破秦意:料想
B.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通“纳”让他进去
C.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超过
D.哙遂入,帷西向立披:分开

下面句子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客何为者? B.卮酒安足辞!
C.沛公安在? D.大王来何操?

翻译下列句子(10分)
⑴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⑵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⑶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草而坐披:拨开,分开。
B.始指之异:以……为异,感到奇异。意动用法。
C.外与天际:边,名词。
D.游于是乎始于是:从此,即从这次西山之游。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解说不正确的一组是

A.与其徒上高山/踞而坐 “日”与“箕”都是名词用作状语
B.回溪/山之高而止两个“穷”都用作动词,“走遍”“走尽”之意
C.自余为人/梦亦同 “僇”与“趣”都用作通假字
D.漫漫游/起归两个“而”都是表示修饰的连词

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表现作者“游山之乐”的是
①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②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④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⑤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⑥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①②⑤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译:____
②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译:____
③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译: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甘罗者,甘茂孙也。茂既死后,甘罗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秦始皇帝使刚成君蔡泽燕,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秦使张唐往相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张唐谓文信侯曰:“臣尝为秦昭王伐赵,赵怨臣,曰:‘得唐者与百里之地。’今之燕必经赵,臣不可以行。”文信侯不快,未有以也。
甘罗曰:“君侯何不快之甚也?”文信侯曰:“吾令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燕太子丹已入质矣,吾自请张卿相燕而不肯行。”甘罗曰:“臣请行之。”文信侯叱曰:“去!吾身自请之而不肯,焉能行之?”甘罗曰:“项橐生七岁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试臣,何遽叱乎?”于是甘罗见张卿曰:“卿之功与武安君?”卿曰:“武安君南挫强楚,北威燕、赵,战胜攻取,破城堕邑,不知其数,臣之功不如也。”甘罗曰:“应侯用于秦也,孰与文信侯专?”张卿曰:“应侯不如文信侯专。”甘罗曰:“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欤?”曰:“知之。”甘罗曰:“应侯欲攻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而立死于杜邮。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而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处矣。”张唐曰:“请因孺子行。”令装治行。
行有日,甘罗谓文信侯曰:“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文信侯乃入言之于始皇。始皇召见,使甘罗于赵。
赵襄王迎甘罗。甘罗说赵王曰:“王闻燕太子丹入质秦欤?”曰:“闻之。”曰:“闻张唐相燕欤?”曰:“闻之。”“燕太子丹入秦者,燕不欺秦也。张唐相燕者,秦不欺燕也。燕、秦不相欺者,伐赵,危矣。燕、秦不相欺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王不如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赵王立自割五城以广河间。秦归燕太子。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城,令秦有十一。   
甘罗还报秦,乃封甘罗以为上卿,复以始甘茂田宅赐之。
太史公曰:甘罗年少,然出一奇计,声称后世。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也。方秦之强时,天下尤趋谋诈哉。
(注:节选自《史记》卷七十一《樗里子甘茂列传第十一》)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信侯不快,未有以也强:勉强
B.焉能行之女:你
C.赵襄王迎甘罗郊: 到郊外
D.王不如臣五城以广河间赍:借

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的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秦始皇帝使刚成君蔡泽燕   青取之
B.君试臣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皆出于此乎
C.卿之功与武安君         吾与徐公
D.应侯用于秦也     蚓无爪牙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信侯吕不韦让张唐去燕国,张唐不肯,甘罗主动请缨,想去说服张唐,吕不韦认为他还是个孩子,不合适,但看甘罗很是自信,最后还是决定让他试一试。
B.武安君白起有攻城野战之功劳,在秦国上下影响力非常大,而应侯范雎本想攻打赵国,武安君故意为难他,结果武安君刚离开咸阳七里地就死在杜邮。权势威逼之下,张唐只好同意前往燕国。
C.张唐出行日期已定,甘罗想通过文信侯从始皇那里借得五辆马车,为张唐送行,以便他顺利通过赵国而到达燕国,完成使命。迫于形势,始皇还是同意甘罗出使赵国。
D.甘罗出身名门,年龄很小,但外交才能非凡,出使赵国,不但让赵国主动割让河间的五座城邑,而且意想不到的是让秦在不费一兵一卒的情况下,占有了上谷的十一座城邑,因此秦王封甘罗为上卿,并把原来甘茂的田宅赐给了他。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
⑴吾令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燕太子丹已入质矣,吾自请张卿相燕而不肯行。
⑵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⑶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㈠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㈡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其人也远矣出:超出一般人
B.而学于师耻:以……为羞耻
C.小学而大遗小学:学制的初级阶段
D.今其智反不能及乃:竟、竟然

对下列两组加点词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 其惑也,终不解矣②于人为可讥,而在己有悔
③圣人所以为圣④而人所罕至焉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指出对㈡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段阐述了要到险远之处,观“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需要有坚定的志向、足够的力量和一不定期外物相助。
B.作者的心得是:尽了自己的志向而没有到达,可以不后悔。
C.作者特别强调“志”—志向,意志,这和他后来百折不挠的推行新法的精神是一致的。
D.作者用了象征的手法,深刻地提示了对人生事业的追求,也是需要有坚定的志向。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⑵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⑶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查道字湛然,歙州休宁人。道幼沉嶷不群,罕言笑,喜亲笔砚。未冠,以词业称。侍母渡江,奉养以孝闻。母尝病,思鳜羹,方冬苦寒,市之不获。道泣祷于河,凿冰取之,得鳜尺许以馈,母疾寻愈。
端拱初,举进士高第。寇准荐其才,授著作佐郎。淳化中,蜀寇叛,命道通判遂州。有使两川者,得道公正清洁之状以闻,优诏嘉奖。迁秘书丞,俄徙知果州。时寇党尚有伏岩彀依险为栅者,其酋何彦忠集其徒二百余,止西充之大木槽,彀弓露刃。诏书招谕之,未下,咸请发兵殄之。道曰:“彼愚人也,以惧罪,欲延命须臾尔。其党岂无诖误邪?”遂微服单马数仆,不持尺刃,间关林壑百里许,直趋贼所。初悉惊畏,持满外向。道神色自若,踞胡床而坐,谕以诏意。或识之曰:“郡守也,尝闻其仁,是宁害我者?”即相率投兵罗拜,号呼请罪,悉给券归农。
天禧元年,知虢州。秋,蝗灾民歉,道不候报,出官廪米赈之,又设粥糜以救饥者,给州麦四千斛为种于民,民赖以济,所全活万余人。二年五月,卒,讣闻,真宗轸惜之,诏其子奉礼郎循之乘传往治丧事。
道性淳厚,有犯不较,所至务宽恕,胥吏有过未尝笞罚,民讼逋负②者,或出己钱偿之,以是颇不治。尝出按部,路侧有佳枣,从者摘以献,道即计直挂钱于树而去。儿时尝戏画地为大第,曰:“此当分赡孤遗。”及居京师,家甚贫,多聚亲族之茕独者,禄赐所得,散施随尽,不以屑意。与人交,情分切至,废弃孤露者,待之愈厚,多所周给。
初,赴举,贫不能上,亲族裒钱三万遗之。道出滑台,过父友吕翁家。翁丧,贫窭无以葬,其母兄将鬻女以襄事。道倾褚中钱与之,且为其女择婿,别加资遣。又故人卒,贫甚,质女婢于人。道为赎之,嫁士族。搢绅服其履行。好学,嗜弈棋。平居多茹蔬,或止一食,默坐终日,服玩极于卑俭。享年六十四。 (节选自《宋史·查道传》)
[注]①间关:辗转。 ②逋负:拖欠税赋。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得鳜尺许以馈馈:进献
B.或出己钱偿之,以是颇不治治:追究
C.儿时尝戏画地为大第第:住宅
D.贫甚,质女婢于人质:人质

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查道对亲友“孝义”与对老百姓“仁厚”的一组()

A.(1)道泣祷于河,凿冰取之。(2)得道公正清洁之状以闻
B.(1)禄赐所得,散施随尽,不以屑意(2)道不候报,出官廪米赈之
C.(1)废弃孤露者,待之愈厚,多所周给。(2)道倾褚中钱与之,且为其女择婿
D.(1)亲族裒钱三万遗之。(2)道即计直挂钱于树而去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查道小时候性格沉稳,不苟言笑,喜欢写字作文,后来以词业著称。好学,喜欢弈棋。因奉养母亲竭尽孝道而闻名当世。
B.查道举进士高第,得到寇准的赏识。知果州时候,尚有以何彦忠为首的贼党伏岩谷依险为寇,查道以仁德感化,使他们归顺为农。知虢州时,遇蝗灾,查道千方百计赈灾,救活了一万多人。
C.查道性格淳厚,即使有人犯法也能宽恕,胥吏有过失的,他不笞罚;老百姓拖欠税赋的,他自己出钱偿还;仆从摘枣以献,他挂钱于树;待废弃孤露者,尤其优厚。
D.查道对亲族朋友有情有义。居京师时,家里贫穷,也要供养亲族之茕独者;倾其所有为友人办丧事、择婿嫁女,自己生活却极为节俭。

将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②遂微服单马数仆,不持尺刃,间关林壑百里许,直趋贼所。

③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