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指《春蚕》、《秋收》、《残冬》,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指《家》、《春》、《秋》。
B.“二十四史”是指《史记》、《汉书》、《资治通鉴》、《明史》等二十四部史书。
C.《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都是清代的作品,作者依次是吴敬梓、李宝嘉、刘鹗。
D.《堂·吉诃德》、《哈姆雷特》、《丑小鸭》、 《麦琪的礼物》的作者分别是西班牙的塞万提斯,英国的莎士比亚,丹麦的安徒生和美国的欧·亨利。
科目 语文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古代文学常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苏轼认为,贾谊才学虽高,但不能审时度势,以致郁郁而死,未尽其才。他还说:“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从贾谊的际遇看,苏轼说的是实情;但是,导致贾谊悲剧的原因主要是当朝统治者的错误。
下列陈述,不符合文意的是(  )。

A.苏轼认为,识见不足是阻遏贾谊才智发挥的重要原因
B.苏轼没有着眼社会环境来分析造成贾谊悲剧的本源
C.苏轼经历坎坷,所以与未尽其才的贾谊同病相怜
D.苏轼肯定了贾谊的才学,同时指出了他性格上的弱点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鲁迅满怀悲愤的写道:“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记念,而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
对上文中“延口残喘”一词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

A.反映鲁迅英勇抗争,一往无前的无私无畏精神
B.反映鲁迅对只能写文章纪念捐躯青年的无奈
C.反映鲁迅先生处于极为险恶、压抑的环境之中
D.反映鲁迅先生悲愤的心情和奋力抗争的精神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研究基本粒子,须借助极高的能量。欲知物质的微观结构,首先得变革微观物质,即得想办法把原子、原子核,以及质子、中子等这些“小粒”打碎,把它们的内部结构和各种性质暴露出来。
对“物质的微观结构”与“微观物质”解说正确的是(  )。

A.前者指各种小粒内部组合模式,后者指构成物质的各种小粒
B.前者指原子结构(含原子核),后者指质子、中子等这些小粒
C.二者反映了微观物质世界结构,即小粒结构构成了微观物质
D.二者都指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质子以及中子等各种小粒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假使我们打些比喻,那么短篇小说作者所应选择也是最适宜表现的是:可以证明地层结构的悬崖峭壁,可以泄露春意的梅萼柳芽,可以暗示秋讯的最先飘落的梧桐一叶,可以说明太古生活的北京人的一颗臼齿等等。
这段话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短篇小说()。

A.要采用多种描写方法,展现不同人物丰富多彩的思想情感
B.最适宜表现社会和自然的重大主题中那些振奋人心的情节
C.无法完成长篇或中篇的任务,它只能描写事物的关键部分
D.应该选取最贴近主题、最有代表性的情节来塑造艺术形象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手段不是万能的,无缺陷的。它由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的作用来进行自发的调节。这种调节带有滞后性,就是说从价格形成到信号反馈再到产品产出效应,有一定的时滞。
作者认为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手段的“缺陷”是(  )。

A.自发性和盲目性 B.滞后性和调节性
C.自发性和滞后性 D.竞争性和调节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