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1:从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首访太空到2005年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携手问天,6年的历程镌刻下了中国人6次完美的脚步,是中国航天事业6次新突破。从发射、返回、测控、环境控制……各个关键技术环节难关一一被攻克,见证的是中国航天人在前进中发展、探索中追求的不懈脚步。
材料2:“神舟七号”火箭在研制上的关键点是舱外航天服和气闸舱。因为“神舟七号”将实现太空行走,航天员能否从舱内气压骤然适应真空环境,气闸舱和舱外航天服扮演了重要角色。神七气闸舱在神六基础上进行了全新的设计,我国又自主研制了“飞天”舱外航天服。9月27日下午16时30分航天员翟志刚穿着“飞天”舱外航天服首次进行出舱活动, 成为中国太空行走第一人。
材料3:我国航天技术发展在几年内的“三步走”计划:“神舟七号”飞船,2008年升空,它肩负的使命是实现航天员太空行走;2009年至2011年之间,“神舟八号”飞船将带着一项更重要的任务升空,在太空中完成交会对接;而航天技术发展的第三步就是建立空间站。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观点的?

科目 政治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目前,钢铁、电解铝、铁合金、焦炭、电石、汽车、铜冶炼等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比较突出,水泥、电力、煤炭、纺织等行业也存在潜在产能过剩问题。我国钢铁产能已大于市场需求1.2亿吨,还有在建能力7000万吨,拟建能力8000万吨;电解铝行业产能已高达1030万吨,闲置生产能力就有260万吨……国家发改委决定2006年把解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材料二:资源能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重,制约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2005年12月国家出台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和与之相配套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399类高能耗、重污染、安全环保达不到国家标准、落后的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将被限期淘汰。此外,还涉及鼓励类539条,限制类109条。凡是符合节约能源和资源,能够综合利用的一些项目,特别是一些采用高新技术来降低能耗的项目都列入鼓励类。
回答问题:
⑴用普遍联系的观点说明政府将解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的哲学依据。(16分)
⑵结合材料简要说明政府在经济管理中怎样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8分)

甲同学认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资金不足,人民币是我国政府发行的,所以只要通过多发行人民币来解决就行了。乙同学认为,人民币发行多了会引起通货膨胀,所以人民币发行越少越好。
请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上述两位同学的观点。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住房、汽车、旅游、教育等消费热点在逐步成熟,住宅消费的发展将带动钢铁行业、建筑行业及装饰装修、物业管理、社区服务等服务业的发展,汽车使用数量快速增长,拉动了汽油、润滑油等石油加工业的增长;汽车服务业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市场需求的存在,决定了这些产业的发展前景仍很光明。
材料二 据估算,目前我国投资每增加1%,可拉动GDP上涨0.22个百分点,居民消费率每增加1%,可以拉动GDP上涨0.87个百分点。
(1)上述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2)结合材料一说明为什么市场需求的存在决定了这些产业的发展前景仍很光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人民生活总体水平进入小康。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也不断地暴露出来。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就业形势严峻,农民增收的难度加大……。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关口,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简称“五个统筹”),“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六届五中全会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回答问题:
⑴概括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3分)
⑵从唯物论角度简要说明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哲学依据。(9分)

材料一:我国重要能源资源人均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国内矿产资源不能保障经济发展需求。在45种重要战略性资源当中,据估计到2020年,将有9种严重短缺(40%~70%靠进口),有10种短缺(70%以上靠进口)。我国经济在高速发展过程中,特别是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后,结构性变化导致对资源消费需求增大。当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更加剧了能源资源供求紧张状况,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温家宝总理指出,能源短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软肋”,淡水和耕地紧缺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这种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路子。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个规划》决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
回答问题:请用唯物论有关知识简要说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要性。(1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