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近代中国报刊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是《昭文新报》 |
B.19世纪中后期,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办报 |
C.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是政府刊物 |
D.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了《红色中华》《中央日报》等报刊 |
《明史》记载“隆庆时,诏江西烧造瓷器十余万。万历十九年命造瓷器十五万九千,继而复增八万,至三十八年未毕工。”这个记载表明()
A.江西景德镇是全国制瓷中心 | B.明朝官窑的生产规模适应了市场的需要 |
C.政府对瓷器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 D.政府对官窑的工艺水平要求日益提高 |
《世界史纲》的作者乔治·韦尔斯说:“第七、八世纪,欧洲人民尚处於茅舍坞壁宗教桎梏之境,中国人民之生活已进入安乐慈爱、思想自由、身心舒爽之域。”中国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中央集权,统治有度 | B.科举取士,统治有人 |
C.儒学独尊,统治有序 | D.制度创新,统治有方 |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列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相权三分,互相牵制 | 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
C.分工明确,独立施政 | 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 |
西汉一个学者在其《治安策》中宣称:“天下之势,方病大肿。一胫之大几如腰,一指之大几如股,平居不可曲信(伸)一二指搐,身虑亡聊。失今不治,必为痼疾,后虽有扁鹊,不能为已。”其旨在告诫统治者要()
A.大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 | B.注意防治结合,消灭传染病源 |
C.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 D.严惩官吏腐败,加强专制主义 |
秦汉以后,中国存在一种“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的政治现象。它指的是官员和胥吏的职位均不得世袭,但胥吏却常常利用办事程序繁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
A.分封制的长期存在 | B.官僚政治的弊端 |
C.中央集权的削弱 | D.行政效率的低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