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是()
| A.陷入绝境,纷纷倒闭 | B.较快发展 | C.曲折发展 | D.重获新生 |
官僚资本的根本特征是()
| A.凭借国家权力实行强制掠夺 | B.通过币制改革控制金融 |
| C.在工业领域实行垄断 | D.推行商业专卖政策获得巨额利润 |
抗战时期,在国统区占统治地位的是()
| A.官僚资本 | B.民族资本 | C.美国资本 | D.日本资本 |
以下是1920~1936年中外企业资本产值增长及比重变化的数据。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货币单位: 1936年币值:亿元
| 1920年 |
1936年 |
1920~1936年 平均增长(%) |
|||
| 产值 |
比重(%) |
产值 |
比重(%) |
||
| 中国资本 |
6.61 |
44.8 |
26.09 |
63.2 |
9.0 |
| 外国资本 |
8.13 |
55.2 |
15.16 |
36.8 |
3.9 |
| 合计 |
14.74 |
100.0 |
41.25 |
100.0 |
| A.列强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 | B.国民政府的推动 |
| C.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涨 | D.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
张裕公司之歌《葡萄美酒不夜天》唱到:“举杯回首望云烟,一八九二到今天,沧桑岁月创业史,溶进芬芳葡萄园”。下列对“一八九二”的张裕公司表述正确的是()
| A.其性质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 B.受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推动 |
| C.表明民族资产阶级开始产生 | D.反映民族资本在中国占主导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