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梯在最初加速阶段的加速度a1与最后减速阶段
的加速度a2的大小;
(2)电梯在3.0~13.0s时段内的速度v的大小;
(3)电梯在19.0s内上升的高度H。
如图所示,质量为M,长为L的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小车最右端固定有一个百度不计的竖直挡板,另有一质量为的小物体以水平向右的初速度
从小车最左端出发,运动过程中与小车右端的挡板发生无机械能损失的碰撞,碰后小物体恰好停在小车的最左端。求:
(1)小物体停在小车的最左端时小车的速度多大?
(2)小物体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多大?
如图,在水平面上有两条平行导电导轨MN、PQ,导轨间距离为l,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所在的平面(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两根金属杆1、2摆在导轨上,与导轨垂直,它们的质量和电阻分别为、
和
、
,两杆与导轨接触良好,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
,已知:杆1被外力拖动,以恒定的速度
沿导轨运动,达到稳定状态时,杆2也以恒定速度沿导轨运动,导轨的电阻可忽略,求此时杆2的动量大小。
将质量的物体在离水平地面
高处以初速度
m/s水平抛出,物体受到跟
同方向的恒定风力F=5N作用,g取
。求:物体的水平射程。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电荷量
带正电的小球,用绝缘细线悬于竖直放置的足够大的平行金属板中的O点,已知两板相距
。合上开关后,小球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电源电动势
,内阻
,电阻
,
。G取
。求:
(1)通过电源的电流强度;
(2)夹角的大小。
“神舟”七号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晚9时10分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飞船在太空预定轨道绕地球飞行了四十六圈。飞行期间,航天员飞行乘组在地面组织指挥和测控系统的协同配合下,顺利完成了空间出舱活动和一系列空间科学试验。28日17时37分, “神舟”七号飞船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随后,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安全出舱,中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飞船升空后,首先沿椭圆轨道运行,近地点约为200公里,远地点约为347公里。在绕地球飞行5圈后,地面发出指令,使飞船上的发动机在飞船到达远地点时自动点火,实行变轨,提高了飞船的速度,使得飞船在距地面343公里的圆轨道上飞行。(设地球半径为R,地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
(1)试分析航天员在舱内“漂浮起来 ”的现象产生的原因。
(2)“神舟七号”飞船在绕地飞行5圈后进行变轨,由原来的椭圆轨道变为距地面高为h 的圆形轨道。则飞船在上述圆形轨道运行的周期是多少?(用h、R、g表示)
(3)返回舱在将要着陆之前,由于空气阻力作用有一段匀速下落过程,若空气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返回舱的质量为m,且匀速下降过程的重力加速度为,则此过程中返回舱的速度?以及匀速下降过程中单位时间内转化为内能的机械能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