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 A.“哎呀,蛇!”走在前头的玲玲忽然惊叫起来。兰兰赶上前一看,“咯咯咯”地笑起来:“大惊小怪!蛇?——草绳子!” |
| B.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一来是牛跟他亲密;二来呢?他想,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 |
| C.“我们的一切工作是从本本出发呢?还是从实际出发呢?在这个问题上你认识清楚了么,老王同志?”王玉山惭愧地摇了摇头。 |
| D.你这并列的三个分句,第一个分句后边用了分号,(句内有逗号)所以第二分句后边也应用分号。(尽管句内没有逗号) |
下列文言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A.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 译:话有说完的时候,而哀痛之情却不能终止,你知道呢?还是不知道呢? |
| B.不拘于时,学于余。 译:不受时俗的约束,向我学习。 |
| C.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 译:灌水的北面有一条小溪,东面的河流流入潇水。 |
| D.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
译:秦朝统治者来不及哀叹自己,而后代之人哀叹他们,后代的人哀叹他们而不引以为鉴,也会使他们的后代之人又哀叹后代的人了。
下列文言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A.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抑别有疾而至斯乎? 译:哎,谁知道竟然会因此而丧了命呢?还是由于别的病而导致这样的不幸呢? |
| B.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译:一人升天,鸡犬也成仙。真是不假啊! |
| C.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译: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 |
| D.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 |
译:丈夫,是我们敬仰并生活一辈子的人。
下列文言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A.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译:同少数人欣赏音乐快乐,同多数人一道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 |
| B.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 译:触龙进去的时候,做出快步走的姿势而慢慢地走,到了太后跟前谢罪说:“老臣脚有毛病,以致连快走也不能,很久没来看您了。 |
|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译:巫医乐师百工这些人,君子看不起,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
| D.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
译:能这样真诚,人民归顺他,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谁又能阻止得了呢?
下列文言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A.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译: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
|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译:不通晓句读的倒要从师,不能解决疑惑却不从师,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却遗漏了。 |
| C.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觇之。 译:准备把它献给官府,但又惴惴不安,担心不合官府的心意,打算试着让它和人家的蟋蟀争斗,以便看看他的本领。 |
| D.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
译:这就是天理不可以推求,而长寿的人无法预知啊。
下列文言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A.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译: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稳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 |
| B.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 译:成名回头看到蟋蟀笼子空空的,又急得上不来气,说不出话,也不再把儿子放在心上。 |
| C.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译: 这样就连救自己的性命还来不及,哪有空余时间去讲求礼仪呢? |
| D.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全存乎? |
译:难道年轻强壮的反而要早早死去,年老衰弱的却全部应该活下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