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苏、锡、常、镇四市高三调查(一)7题)一般认为史学研究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下列表格
属于史学研究的
| 年代 |
商 办 |
外国人办 |
||||||||
| 设厂数 |
资本(千元) |
资本所占比重 |
设厂数 |
资本(千元) |
资本所占比重 |
|||||
| 第一时期1872~1894 |
53 |
4687 |
9.6% |
103 |
28000 |
57.3% |
||||
| 笫二时期1895~1913 |
463 |
90810 |
41% |
136 |
103153 |
46%
|
《淮南子》记载:“故神农之法曰:‘丈夫丁壮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
年而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故身自耕,妻亲织,以为天下先。”这句话强调了()
| A.重农抑商的必要性 | B.男耕女织的重要性 |
| 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 D.古代农业的落后性 |
相传明清时期徽商经营的商品种类非常广,但最忌讳茴香(谐音“回乡”)和萝
卜干(谐音“落泊”),所以至今徽州地区仍然流传着“徽州商人心里慌,怕卖茴香萝卜干”。
这说明徽商()
| A.经营活动都在异地进行 | B.大都以经营小商品为主 |
| C.保持着浓厚的乡土观念 | D.保守而顽强的商业意识 |
(宋)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中记载:“同州以二月二日与八日为市,四方村民
毕集,应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椽木、果树、器用杂物皆至,其值千缗至万缗者。”对此材
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集市商品交易种类比较多 | B.定期的集市在乡村已经出现 |
| C.商品贸易以服务耕织为主 | D.市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被打破 |
宋代在选拔官吏时有规定:“如工商杂类人等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并解送
(注:选送)。”该规定反映出宋代()
| A.政府鼓励工商业的发展 | B.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 |
| C.商业成为主要经济部门 | D.科考功名失去吸引力 |
史书记载: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
昼夜喧哗,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材料中没有反映出()
| A.长安城商业发展突破了两市的范围 |
| B.长安城商业的发展突破了时间的限制 |
| C.崇仁坊成为长安城中最繁华的住宅区 |
| D.崇仁坊成为唐朝政府新设立的商业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