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哪一项不正确?
A.质粒不具有蛋白质包被 |
B.质粒是环形双链DNA分子 |
C.质粒可以被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 |
D.质粒上的基因是细菌生存和/或繁殖所需的 |
E.质粒一般来说对寄主细胞有利
某基因的一个片段CGTAG αGCATC β中的α链在复制时一个碱基由G→C,该基因复制3次后,发生突变的基因占该基因总数的 ( )。
A.100% | B.50% | C.25% | D.12.5% |
下列关于DNA 分子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双链DNA分子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 |
B.DNA的一条单链上相邻的碱基A与T之间通过氢键连接 |
C.DNA分子中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的碱基一定是通过氢键连接的 |
D.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的DNA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不一定相同 |
下列有关受精作用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受精作用过程涉及到细胞膜功能之一——信息传递,并体现膜的结构特点 |
B.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
C.人的精子、卵细胞中只有23个DNA分子,受精卵中只有46个 |
D.受精作用实现了基因重组,造成有性生殖后代的多样性 |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孟德尔遗传定律假说成立的原因之一是所选物种个体间是自由交配的 |
B.孟德尔提出的假说的核心内容是“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
C.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进行“演绎推理”的过程 |
D.为了验证提出的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
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 |
B.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 |
C.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
D.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