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中洪仁玕提出的《资政新篇》是
A.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 |
B.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最早的方案 |
C.太平天国实行的主要革命纲领 |
D.洋务运动的理论依据 |
同治十三年,李鸿章奏:“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为了应对强敌,他采取的措施是
A.采取出卖国家方式求得和平 | B.开展洋务运动实现富国强兵 |
C.通过改革政治制度以图自强 | D.通过外交努力来“以夷制夷 |
郑观应曾批评洋务运动:“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这实际是指
A.中国失去了发展的机遇![]() |
B.洋务派没有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 |
C.中国和西方差距太大 | D.西方国家阻挠中国工业化 |
据1887年《海关报告》,牛庄土纱每包(150公斤)售价白银87两,洋纱每包(150公斤)售价仅白银57两。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是
①洋纱因价廉更具有竞争力②土纱以质优受到用户的欢迎③机器生产对手工生产的优势④洋纱的运销受到特权保护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④ | D.①②④ |
鸦片战争爆发前夕,一英国殖民者说:“这是我把我们将来和这个帝国的商务,安放在稳固而广阔的基础之上的有希望的机会。”此观点的本质是,通过战争使英国
A.对华贸易合法化 | B.扭转了对华贸易逆差 |
C.打开与中国进行商品贸易的大门 | D.获得了倾销商品的市场和原料供应地 |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生产和资本出现集中趋势,大企业时代到来。恩格斯说:“由单个企业家所经营的生产……已经愈来愈成为一种例外了……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对上述材料的准确理解是
A.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已成了计划经济 |
B.垄断组织改善了企业的经营管理,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
C.垄断组织消灭了私人生产 |
D.垄断组织消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