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办事情要着重把握矛盾主要方面 | B.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
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 D.办事情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
人们能够创造出自然界里本来没有的东西,如计算机、电冰箱、宇宙飞船等。这表明
A.人们能够创造自然物 | B.人们能够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 |
C.人工化的自然物不再具有客观性 | D.人们已经全面把握自然规律 |
2009年3月4日,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就《重庆市物业管理条例》草案举行立法听证会。此次听证会是首次以市人大常委会名义组织的立法听证会,对社会普遍关注的物业服务重点、热点问题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回答1-2题社会各方面的代表参加听证会,是在行使公民的()
A.质询权 | B.检举权 | C.监督权 | D.选举权 |
举行立法听证会的做法,体现了我国国家机关()
A.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 | B.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 |
C.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 | D.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
图表:2007年广东四大区域经济发展情况
项目 |
地区生产总值 |
占全省GDP比重 |
珠三角 |
25606。87亿元 |
79.7% |
东翼 |
2107.48亿元 |
6.6% |
西翼 |
2325.02亿元 |
7.2% |
山区五市 |
2075.36亿元 |
6.5% |
注:①珠三角以占全国3.6%的人口和占地不足0.6%的土地,创造出了经济总量(GDP)占全国比重高达10.3%的经济奇迹。②珠江三角洲九市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和肇庆。东翼指汕头、汕尾、潮州和揭阳四个市。西翼指湛江、茂名和阳江三个市。山区五市指韶关、河源、梅州、清远和云浮。
材料1:珠三角发展面临转型考验,产业同构现象严重.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和主体,被视为是“世界制造基地”。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珠三角原有的体制机制灵活优势基本消失.珠三角赶超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由于粗放型发展方式未根本改变而难以为继.目前各种污染比较严重,土地资源相当紧缺,且珠三角城市在产业分工中并未形成各居特色的产业,同质竞争现象相当严重.工业结构雷同成为珠三角地区实现一体化发展的最大难点和障碍.从工业行业完成产值情况看,排在前10位的主要工业大类,广州与深圳的同构率达60%,与区内其他主要市相比,同构率也都超过60%.
材料2: 2008年12月8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承诺赋予珠三角地区发展更大的自主权,将其打造为全国发展的经济引擎.国家首次明确珠三角五大定位:探索科学发展模式试验区,深化改革先行区,扩大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
(1)图表和材料1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图表、材料1与材料2有何内在联系?
(3)请就如何将珠三角打造为全国发展的经济引擎提出自己的建议。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地处珠三角北部边缘的某市断然告别过去一直沿用的发展模式,大胆地启动主体功能区战略来重新统筹部署全市的新一轮发展大局。他们根据自身不同镇区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已有发展水平,将全市划分为“南中北”三大主体功能区:南部地区营造工业制造业产业圈;中部地区环境优美,创建文化产业城;北部地区生态优美,着力营造都市农业与生态旅游圈,南中北地区互补互动、协调发展,走出了一条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科学发展新路子。
该市探索出的推动区域经济科学发展的新模式,为各地践行科学发展观提供了一个可借鉴参考的样本。目前广东各地正在学习推广该市的做法。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有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该市是如何构建新模式走上科学发展之路的?
(2)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广东各地学习推广该市模式的做法。
2008年是我国的多灾之年:年初的南方冰冻雪灾、5·12四川大地震、 9月14日 在茂名电白登陆的第14号强台风“黑格比”……自然灾害造成我国极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对经济社会发展也带来巨大影响。
辨题:巨大的自然灾害是自然界运动规律的必然,与人类无关,人类也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