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世纪60年代中日两国几乎同时开始近代化的进程。但结局不同,主要原因是  
A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   
B改革的领导力量不同   
C群众基础不同   
D学习西方的内容和目的不同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对材料理解最为准确的是,“斯大林模式”下

A.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不利生产发展 B.工业化加速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
C.单一的公有制体制阻碍了生产发展 D.工业化加速的同时忽视了改善民生

英国启蒙思想家霍布斯在《利维坦》一书中谈到:“所有社会成员应相互约定把自己的全部权利交给—个人亦即君主,以建立能保障人们的安全与幸福的国家,而且契约一旦成立就不可推翻,人民应无条件服从君主”。法国启蒙思想家中对这一思想继承和发展的是

A.卢梭 B.孟德斯鸠
C.伏尔泰 D.康德

观察右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反映了梭伦颁布减负令后贵族不满
B.有利于维护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
C.打破了旧氏族贵族阶层的政治特权
D.被放逐的人将永远地离开雅典城邦

新中国制定的第一个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确定了“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方针和今后科技发展的主要目标。此规划制定的背景有
①三大改造的进行②一五计划的完成
③国民经济的恢复④导弹氢弹研制成功

A.①②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

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申明以“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为“天职”。下列内容能反映这一宗旨的是
①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 ②批判封建伦理道德
③坚持思想自由至上的原则④倡导文学革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