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堵住打气筒下面的出气口,越往下压活塞,越感到费力,这主要是因为气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
| B.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汽的分子数密度是一定的,与体积无关 |
| C.雨后叶子表面上的小水珠接近球形主要是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
| D.“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估算油酸分子直径用的是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除以油膜的面积 |
(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经状态B变为状态C,其有关数据如图18所示,若状态C的压强是105Pa,求:
①状态A的压强。
②从状态A到状态C的过程中气体所做的功。
右图是一个设计“过山车”的试验装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光滑斜面与竖直平面内的圆形轨道的最低点B平滑连接,圆形轨道半径为R,一质量为m的小车(可视为质点)在A点由静止释放并沿斜面滑下,当小车第一次经过B点进入圆形轨道时对轨道B点的压力为其所受重力的7倍,小车恰能越过圆形轨道最高点C完成圆周运动并第二次经过最低点B再沿水平轨道向右运动。已知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g。
(1)求A点距水平面的高度h;
(2)假设小车在竖直圆轨道的左、右半圆轨道部分克服摩擦阻力做功相等,求小车第二次经过 圆轨道最低点B时速度有多大?
如图,匀强电场的方向水平向右。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以初速度v0从a点竖直向上射入电场中,小球通过电场中的b点时速度为2v0,方向恰好水平向右,求:
(1)a、b两点间的距离
。
(2)a、b两点间的电势差
。
质量m=2kg的物体在光滑平面上运动,其分速度vx和vy的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下图所示,求
(1)物体受到的合力。
(2)t=4s时物体的位移的大小。
(3)t=8s时物体的速度的大小。
(4)轨迹方程。
如图,质量为M的顶部有竖直壁的容器,置于倾角为θ的固定光滑斜面上,底部与斜面啮合,容器顶面恰好处于水平状态,容器内有质量为m的光滑小球与右壁接触。让M、m系统从斜面上端由静止开始下滑L后刚好到达斜面底端。(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系统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大小
(2)下滑过程中,m超重还是失重? M水平顶面对m的支持力大小为多少?
(3)下滑过程中,M对m所做的功。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
圆弧形光滑管道半径略大于小球半径,管道中心到圆心距离为R,A端与圆心O等高,AD为水平面,B端在O的正下方,小球自A点正上方由静止释放,自由下落至A点时进入管道,当小球到达B点时,管壁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为小球重力大小的9倍,求:
(1)释放点距A点的竖直高度。
(2)落点C与A的水平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