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汪之成的《上海俄侨史》统计:从1904年到1917年,上海公共租界的俄侨人数大体稳定在360人左右。自1918年起,大批俄国人蜂拥抵沪,至1930年,上海俄侨总数已近2万人。促成俄国人大量流入上海的主要原因是
A.支持中国国民革命 | B.上海有俄国租界 |
C.躲避国内不稳定局势 | D.受到法西斯威胁 |
“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是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对工作的描述。它说明军机大臣的职能主要是
A.与皇帝“共治国事” | B.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 |
C.“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 | D.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
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天问大臣:“天下谁最快活?”有的说:“金榜题名”。有的答:“功成名就。”朱元璋不以为然,当大臣万钢回答说:“畏法度者快活”时,却极为赞赏,随后对其委以重任。朱元璋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的原因是
A.其它大臣的回答不科学 | B.朱元璋用人标准混乱 |
C.万钢强调对专制君权的服从 | D.其它大臣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 |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一直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中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基本解决是在
A.唐朝 | B.北宋 | C.明朝 | D.清朝 |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以上是《神童诗》的部分诗句,反映了以下哪种制度
A.军功爵制 | B.察举制 |
C.九品中正制 | D.科举制 |
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A.军功爵制 | B.察举制 |
C.九品中正制 | D.科举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