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10)班同学成立了探究性学习小组,对我国财税的有关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1)通过努力,同学们搜集到下列资料。
图 “十五”期间我国税收总额(亿元)
表 “十五”期间,我国东、中、西部地
区税收收入占全国税收收入总额的比重
地区 |
东部 |
中部 |
西部 |
占全国税收收入总额的比重 |
70.8% |
15.5% |
13.7% |
比“九五”期间增速 |
20.1% |
18.3% |
17.9% |
请你说出搜集资料的主要途径。
(2)同学们在调查研究中发现了这一现象:我省某县政府给该县机械厂厂长张某奖励30万元,并明确宣布此奖免缴个人所得税。理由是他超额完成承包利税指标,对本县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请你说明该县政府重奖“纳税大户”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3)同学们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发现,有意偷逃税款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较为普遍,有些人对这一现象还无动于衷。
偷逃税款对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克服偷逃税款现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继续扩散和曼延,我国发展的外部条件更趋复杂。在一个时期内,我们将突出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持续加深、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的压力,突出面临外部需求显著减少、我国传统竞争优势逐步减少的压力,突出面临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上身升的压力,突出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的压力。
针对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来自国际国内的严重困难和严峻挑战,胡锦涛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只要我们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周密部署、扎实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快解决突出问题,完全有条件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把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材料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做好2009年经济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纪律,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得到全面贯彻。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使提出的发展思路、工作部署、政策措施更加符合实际。
(1) 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政党的知识,分析说明中国共产党如何才能经受住“来自国际国内的严重困难和严峻挑战”的考验。
材料三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核心战略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是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2006年,国家公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2020年)》,该纲要确定了我国科技发展的若干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前沿技术和研究计划。为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财政部2007年安排科技投入174亿元,并建立和完善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制度;国家发改委加大对引进技术和设备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支持力度;商务部安排专项经费,建设一批出口创新基地,有关部门正在加快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
(2)根据材料三,从国家履行职能角度,说明我国怎样才能实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创新型国家的目标。
2008年3月5日至18日,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京召开。大会听取和审议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审议并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选举胡锦涛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为副主席;决定温家宝为国务院总理;选举胡锦涛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王胜俊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曹建明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等事项。
(1)上述材料说明我国的权力运行遵循了什么原则? (3分)
(2)这一原则在我国权力运行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9分)
在我国“公推公选”的干部人事改革正在各地逐步深入。在“公椎公选”中,候选人不再是指定,只要符合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条件,通过审核,就可以成为候选人参与竞选。在竞选过程中,候选人向选举群众作了庄严承诺。当地群众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也很高,有些地方对候选人提问时,百姓参与十分踊跃。当地政府还提供一定的物质和资金保障。
请运用政治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中反映了我国民主的哪些特点?
(2)运用政治常识,分析当地政府在民主政治建设中所起的作用?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政府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对其负责,政府的权力属于人民代表大会。
英国在17世纪中期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曾一度推翻国王、建立共和国;“光荣革命后”君主制经过改造得以保留下来,并逐步形成了为资产阶级政权服务的君主立宪制政体。法国在18世纪资产阶级大革命中,彻底摧毁了封建专制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政权,其政权组织形式几经变化,形成了半总统制半议会制政体。
(1)请简述英法两国政体的差异。
(2)结合材料说明国体与政体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