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自1998年11月正式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到现在已10年了。我国全面推进村民自治这一农民当家作主的新形式,组织不断加强,制度更加完善,自治活动日益规范,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材料二:村民自治内容的确立、法规体系的完善和组织机构的加强,有力地推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更加民主规范,经常性的民主活动普遍开展。全国各地村民参选率普遍达到80%以上,村民直接提名候选人、差额确定正式候选人、发表竞选演讲、设立秘密写票间、无记名投票、公开唱票和计票、当场公布选举结果等民主程序逐步推广,并通过法律法规确定下来,保障村民在用人上的选择权;全国80%以上的农村基本建立了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保障了村民对重大村务的决策权;普遍制定或修订了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保障了村民对村务的日常参与权;通过村委会报告工作、村民评议干部、成立村民理财小组、实行村务公开等方式,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1)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村民自治的认识。
(2)假如你是某村的村长候选人,为了争取当选,你应该作哪些方面的准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完善法律制度,夯实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物权法》是规范财产关系的民事基本法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财产增长情况
1978年 |
2005年 |
2006年 |
||
城乡居民储蓄(亿元) |
210.6 |
141 051 |
161 587 |
|
股票市值 |
0 |
32 430 (其中约1/3为居民持有的公众流通股) |
89 404 (其中约1/3为居民持有的公众通股) |
|
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平方米) |
城镇 |
6.7 |
26.1 |
(数据暂缺) |
农村 |
8.1 |
29.7 |
(数据暂缺) |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立法工作。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发展民主政治、保障公民权利、推进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本届全国人大通过的《物权法》,其立法工作历时13年,先后召开过100多次座谈会,收到了1万多件意见,经全国人大常委会7次审议,充分反映了国情民意,符合宪法的基本原则。
材料三《物权法》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权。""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障一切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
注:《物权法》所称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1.古人说,有恒产者有恒心。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分析制定《物权法》的必要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常识,说明《物权法》的制定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统一。
3.结合材料三,用市场经济一般特征的知识,说明《物权法》的实施对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全面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局,尊重农民首创精神,率先在农村发起改革。废除人民公社,确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全面放开农产品市场,取消农业税,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初步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粮食生产不断跃上新台阶,农产品供应日益丰富,农民收入大幅增加,扶贫开发成效显著,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十三亿人口吃饭问题;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小城镇蓬勃发展,农村市场兴旺繁荣,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就业,亿万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极大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极大改善了广大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据统计,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在1978乃约有2.5亿,到2007年末减少为1479万;农民人均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140元,实际增长6.3倍。
材料二表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构成统计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6》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原理,结合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农村改革发展中为什么要坚持以人民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
(2009·天津,13)2009年初,天津市委市政府对我市经济发展提出了“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的总体要求。为落实这一要求,市政府着力推进大项目好项目建设,带动全市经济发展,并组织数千名干部下基层,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为改善民生,推出了十八项增加群众收入的政策措施;为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律意识和履职能力,举办专门辅导讲座;为审慎行使权力,认真听取人大代表建议,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上述举措收到良好效果,今年一季度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继续位居全国前列。联系材料,说明市政府的上述举措体现的哲学道理。
根据下述材料,运用哲学常识回答问题。
人民群众在监督生产过程的环境污染控制、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早在本世纪初,广东省人大代表开始就环境生态问题对政府职能部门进行依法监督,这被称这“广东现象”。2005年省政府提出建设“绿色广东”的口号,人民群众环保意识大为增强,积极参与绿色广生态广东的建设,2006年全省建成污水处理厂88座,日处理能力达到669万吨,居全国第一,同年广东单位GDP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双双达标。
结合材料从人民群众历史作用角度谈谈你对建设生态文明的看法。
2009年初,天津市委市政府对我市经济发展提出了"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的总体要求。为落实这一要求,市政府着力推进大项目好项目建设,带动全市经济发展,并组织数千名干部下基层,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为改善民生,推出了十八项增加群众收入的政策措施;为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律意识和履职能力,举办专门辅导讲座;为审慎行使权力,认真听取人大代表建议,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上述举措收到良好效果,今年一季度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继续位居全国前列。
1.联系材料,说明市政府的上述举措体现的哲学道理。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并联系材料,说明天津市是如何打造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