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5分)
瑕之美
徜徉于芳林之中,采红撷翠,每见枯枝败叶,却无触目萧索之感,反觉新陈代谢,生气盎然。文艺创作中也有类似情形。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因作家恰到好处地写出其外形和内心的某种“缺陷”,而别具魅力。
《水浒传》里,黑旋风李逵憨直忠勇,却又鲁莽得可爱;拼命三郎石秀是一个精细人,狠劲上来,其尖利歹毒,叫人刻骨铭心。《红楼梦》中,聪颖、活泼的史湘云偏是“咬舌子”,把“二”说成“爱”;还有林黛玉的“小心眼”,晴雯的“使性子”……一个个人物无不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古往今来,大凡成功的艺术形象,恰恰由于若隐若现的微瑕,而显出璞玉浑金的天然光彩。这就是美学家所称的“缺陷美”。
我想,“缺陷”之所以为美,在于它的真实。谚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水浒传》《红楼梦》的例子,正是作家基于真实是艺术的生命这一着眼点,才在“完美”的面庞上点出“缺陷”的痦子。即使作家主观上有某种“神化”的理念,只要他尚能依据生活进行创作,最终仍不得不归于“人化”的描写。鲁迅评论《三国演义》作者“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笔者认为,欲显长厚,是作家或可揣摩的意愿,似伪则是“七实三虚”的描写所产生的客观效果,至今民间仍流传着“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的歇后语,可见似伪的一面却是刘备这一形象深入人心缘由之一。即使作为智慧化身的诸葛亮,作家在绝对化的描写中,也还有着被姜维识破计谋的千虑一失以及在先帝托孤时刻的惶恐心理等笔墨。“缺陷”愈真实可信,就愈有生命力,于是就愈美,“美是生活”!
“缺陷”之成为美,还在于它的独特和恰如其分。外形的“缺陷”是千人千般,万人万种的。美人有痦子,或者浮现在嘴角,或者隐匿于颈后,绝不相同;内心的“缺陷”更有千差万别,任何分类精密的批评家也无法归纳出几条几款,让人按图索骥,抑或对号入座。这是“缺陷”的独特。所谓“恰如其分”,指的是“缺陷”不过是缺陷而已,既非外形的丑态,也非内心的恶德。这样,“缺陷”便在真实的基础上产生了特殊的韵致,使人物又各具风采,艺术魅力由此而生。正如捧心西施独特的却又风情十足的“缺陷”,竟使东施起而“效颦”一样,憨湘云醉眠芍药茵,呆香菱情解石榴裙,都是她们各自独特的“不检点”的行为,相信《红楼梦》的读者不会据此认为这样的艺术形象是丑恶的。
或问,难道只有“缺陷”都是美,无“缺陷”的“完好”不是美吗?无“缺陷”的“完好”当然是美,我们能说镜中花、水中月不美吗?然而这种美却难以捉摸得到。从文艺创作来说,塑造美的人物形象,并不排斥对其“缺陷”的描写。这里,还须再次说明,笔者所称的“缺陷”是有条件的,即:“缺陷”只是局部,而非整体。整体的美不但可以容纳而且包含局部的“缺陷”,不是有“爱屋及乌”的成语和“情人眼里出西施”的俗谚吗?艺术的逻辑和生活的逻辑相一致。至于身心俱丑的人物,已经不是什么“缺陷”了,鞭挞这样的人物,也不是在表现“缺陷”。
一言以蔽之,瑕不掩瑜;瑕之美,在于真实与韵致。 找出对本文评说不正确的项
A.“瑕之美”的前提是“瑕不掩瑜”。 |
B.作者认为:鲁迅先生不赞成《三国演义》作者对刘备形象的处理。 |
C.塑造美的形象可以表现局部的“缺陷” |
D.作者认为《三国演义》作者对刘备这一人物的处理恰到好处,使人物真实可信。 |
E.作者用“东施效颦”的典故说明整体而非局部的缺陷是称不上缺陷美的。
下列画线词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一介儒生,竟然与一品大员称兄道弟,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
B.仅此一点,就使唐绍仪对孙中山肃然起敬。 |
C.剪下辫子的人们人声鼎沸着,端出一碗碗热腾腾的肉面来。 |
D.孙中山被围在水泄不通的圈圈里,行动不得。 |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他不吸烟,不饮酒,不喝茶,饮食也很,常常是四菜一汤。
②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以后,生活还是像过去一样……房里有四把椅子、两张茶几、一张书桌、一张床和一张沙发。
③困难当然很多,但革命政府华丽宫殿。
张之洞一见好生不悦,心想一介儒生,与一品大员称兄道弟,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不仅拒而不见,还在名片背面写了几句话,退回了名片。
A.简单简单无需竟然 | B.简朴简朴无须竟至 |
C.简朴简单无需竟至 | D.简单简朴无须竟然 |
下列画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A.菜肴(cài yáo) 泊车(bó) 粳米(ɡěnɡ) 心肌梗塞(ɡěnɡ) |
B.招徕(lái) 青睐(lài) 切磋(qiē) 雕栏玉砌(qì) |
C.拙劣(zhuō) 罢黜(chù) 伉俪(kànɡ) 引吭高歌(kànɡ) |
D.宿敌(sù) 星宿(xiù) 恰当(dānɡ) 螳臂当车(dànɡ) |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
①读过《红楼梦》的人,自能体会诗中悲凉的意味。
②是的,没有作者、读者的一路同行,我们怎能在这漫漫长途上走到今天?
③“字字看来皆是情,十年同路见真心。”
④“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⑤今天,编者如果学着写诗的话,最想说的是:
⑥当年曹雪芹写完《红楼梦》后,曾在题诗中写下这样两句:
答: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克隆技术是一项高难度技术。目前,克隆动物的成功率只有2%,克隆人的难度更高,“克隆”的成功率和安全性都很差。 |
B.在世界各大民族中,中华民族是最重视伦理道德作用的民族之一,这个特点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哲学和中国艺术,同时也深深影响着中国美学。 |
C.本周天气持续高温,日平均气温33℃,最高气温有望攀升至38℃。 |
D.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教育艺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从而达到把学生培养成二十一世纪的栋梁之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