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东北某市花费420万元巨资从深山引进的4 200多株大树,因“水土不服”已有400多株死掉,其余的要靠麻绳捆绑、支架支撑才能勉强活命。进城的这些大树因多年生长在深山密林之中,无论其外形、内部发育均为适应深山生活而形成。进城之后,空气、土壤等生存环境全部改变了,导致部分大树死亡。在深山能很好成活的大树因不适应城市的生存环境而导致死亡。这一事实说明(  )

A.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历史
B.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C.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法改变
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0年,国务院批复《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国务院新闻办1月8日就此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杜鹰、广东省常务副省长黄龙云介绍相关情况指出,珠三角地区将紧紧抓住当前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战略机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发挥对全国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先行示范作用,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这里的“扩大内需”主要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A.主要矛盾决定了事物的变化发展
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走进西部》大型系列节目是《中华民族》栏目发展当中的一个里程碑。在中央发布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初期,它起到了积极的宣传作用。反映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状况、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西部人对西部大开发的渴望。内容涉及了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环保、基础建设等诸多方面。之后实施的西部大开发()
①是贯彻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的体现 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
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④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中华民族》栏目是中央电视台专门报道中国少数民族专题的栏目。自1996年12月推出,每星期播出一期,栏目多年来致力于展现中华各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介绍中国西部的地域、人文环境,反映各民族人民的传统习俗和文化传承,表现各民族同胞的精神面貌,促进各民族的发展进步,加强各民族间的团结和交流。“栏目多年来致力于展现中华各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介绍中国西部的地域、人文环境,反映各民族人民的传统习俗和文化传承,表现各民族同胞的精神面貌”。这体现了民族具有基本特征,是区别民族的

A.共同语言前提条件 B.共同地域根本标志
C.共同经济生活最显著特点 D.共同心理素质最显著特点

《爱我中华》中有一句歌词说:“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只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这句歌词表明()

A.我国各民族之间已经不存在差别 B.我国各民族只有一种语言 C.我国各民族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D.我国民族自治区已经享有高度自治权

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和综合利用。这些措施有利于()
①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②提升我国文化的竞争能力
③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④推动社会的进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