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生活在一个高朋良友的圈子里,大家互相砥砺,同心向善,久之,自己也会成为道德高尚的人。混迹于一个坏人成堆的圈子里,沾染许多恶习,久之,鲍鱼之肆而不闻其臭,最后自己也一同堕落。”上述论断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只有尊重规律,才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②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在联系面前无能为力 ③必须注意一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 ④要充分利用事物之间的有利联系,自觉克服和尽量避免不利联系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霍金说:“随着量子力学的发现,我们认识到,由于总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不可能去完全精确地预言事件”,“我们的目的只在于表达一套定律,这些定律能使我们在不确定性原理的极限内预言事件。”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认识的根本目的在于把握本质和规律
B.理性认识能指导人们推动事物的发展
C.人们的认识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D.事物的不确定性否定了世界的可知

2011年9月,科学家在“中微子振荡实验”中测量出中微子的运行速度超过光速,但随即发现实验存在问题,测量结果有待进一步验证。最新测量结果显示,中微子的运行速度并没有超过光速,原测量结果存在误差。由此可见
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
②原有的真理性认识常常在新的实践活动中被推翻
③认识运动是从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④认识随实践发展而发展,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无止境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从畏惧自然到征服自然,进而认识到要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千百年来人对自然态度的变化告诉我们
①人对自然的认识在曲折中逐步深化②人与自然的矛盾有个逐步展开的过程
③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先对立后统一④人类终究无法把握无限的自然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害频发。因此,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这里包含的道理有
①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
②地质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
③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
④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936年柏林奥运会,欧文斯创下10.3秒的百米世界纪录。之后,医学界研究断言,百米赛道上人类所能承载的运动极限不会超过每秒10米。但是32年后,海固斯创造了9.95秒的新纪录,打破了这一断言。这表明
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②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③实践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取科学的认识
④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