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本。”近年来,“保护性耕作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是指对耕地实行免耕或浅耕措施,并在粮食收割时,及时将作物秸秆粉碎后归还农田,或者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过冬。
材料二 某河段地区图及图中M地实行“保护性耕作法”前后冬春季节的有关实验资料。
图4一9
|
土壤水分 |
土壤空气 |
土壤有机质 |
大气悬浮物 |
大气水分 |
实施前 |
6.3% |
25.5% |
0.7% |
14.6% |
18.6% |
实施后 |
23.5% |
16.7% |
3.2% |
3.4% |
34.5% |
(l)M所在地形区是________,其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是________,在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表格中数据,概括M地区实施“保护性耕作法”后,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哪些改善?
(3)M地推广“保护性耕作法”以后,对缓解土地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哪些积极作用?
读图,完成各题:
(1)A、B处谷地对应的甲、乙断面是:A________,B________。
(2)该河流________资源丰富,判断的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
(3)该河源头主要以流水________侵蚀为主,在B以下的河段既有________(侵蚀)作用,也有________(侵蚀)作用。
读“某水文站在建水库前后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河主要补给水源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能反映修建水库后的流量变化曲线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3)该水文站位于水库的________(上游、下游)方向。
(4)该事例说明了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水循环中的哪个环节?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各代号所代表的水循环的环节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2)按照水循环发生领域的不同可划分为_____循环、_____循环、_________循环三种类型,其中,水循环总量最大的是________。
(3)下列选项中有利于下渗进行的是
A降水持续的中到小雨
B短暂的特大暴雨
C地形坡度大
D地形坡度小
E植被覆盖良好
F植被覆盖差
(4)如果这个地区植被遭到破坏,湖泊也被开垦为农田,可能会对该地区造成什么影响?请说明原因
读“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珠峰南北山麓的海拔大约各是多少?各处在什么热量带?
(2)南北坡自然带的分布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南北坡的雪线高度大约是多少?珠峰南北坡的雪线有何特性?为什么?
(4)从珠峰自然带的分布,你可总结出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的哪些规律性知识?
读图“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自然带是________,在50°N的高山上开始出现该自然带的高度约为______米,根据图示,该自然带分布下限最高的山地的纬度大致是________。
(2)图中③自然带是________,该自然带的气候类型主要是________。
(3)⑤自然带在全球最大的分布区是________。
(4)从水平方向看,表现的是陆地自然带的________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