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中记述了一个《郑人买履》的故事。那位郑人“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据此完成12~13题
12从哲学上看这属于( )
A.经验主义
B.本本主义
C.教条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
13.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共同点是( )
A.都从个人的好恶出发
B.都从主观出发
C.都从狭隘的经验出发
D.都从理论原则出发
中国H公司与美国某公司签订服装出口合同,约定服装单价为24美元,一年后交货。H公司生产一件服装的成本是144人民币元。签订合同时汇率为1美元=6.32人民币元,交货时为1美元=6.27人民币元。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H公司交货时的利润率比签约时的利润率
A.下降0.83% | B.下降0.76% | C.上升0.83% | D.上升0.76% |
2012年,某县农民种植的土豆产量大增,但市场没有相应扩大,农民不得不低价销售,收入不增反降。图5的①②③④中,能够反映这种“丰产不丰收”经济现象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2014年2月22日党媒刊文论述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经济改革思路。综合国际国内情况,习近平明确概括指出:我们“要善于把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国际大势,善于把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内大势”,我们要“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时代前进潮流中把握主动、赢得发展”。材料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有:
①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②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③要坚持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2014年3月5日上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首次代表新一届中央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在这份约1.7万字的报告中,“改革”的字眼一共出现77次,赢来满场掌声。对新时期的改革,“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几乎成了社会的共识。形成这一“共识”的依据是:
①改革就是要改变落后的生产关系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
③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④上层建筑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下图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④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具有统一性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