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红柿上市时节,同是种植西红柿的南方A、B两县,却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A县的西红柿卖得红红火火,成为市场宠儿;B县的西红柿却贱如垃圾,无处销售。原因就在于:A县的菜农针对目前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开始转向健康、安全、天然食品的状况,注重发展“绿色”西红柿。他们还聘请农科院的专家指导他们科学种植,并且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对西红柿品种进行更新升级。而B县生产的全是种了20多年的老品种,不能适应市场的新需求,自然受到市场的冷落。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哲学角度看,A、B两县不同的做法对于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有什么启示?
(2)问题(1)中的观点在材料中是怎样体现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的对日政策经历了“先打后扶”的变化过程。请简要分析:美国为什么会有这种改变?
新自由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西方经济思想。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体现在各学派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之中。请你指出货币学派、供给学派、新奥地利学派和伦敦学派等的政策和理论的相同之处。
如何理解货币学派的通货膨胀理论?
阅读下面三段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假定某家庭的消费和收入之间有下表所示关系:
某家庭消费函数(单位:美元)
(1)收入 |
(2)消费 |
(3)边际消费倾向(MPc) |
(4)平均消费 |
|
A |
9 000 |
9 110 |
1.01 |
|
B |
10 000 |
10 000 |
0.89 |
1.00 |
C |
11 000 |
10 850 |
0.85 |
0.98 |
D |
12 000 |
11 600 |
0.75 |
0.97 |
E |
13 000 |
12 240 |
0.64 |
0.94 |
F |
14 000 |
12 830 |
0.59 |
0.92 |
G |
15 000 |
13 360 |
0.53 |
0.89 |
材料二:制鞋厂老板比特预测:投资100万美元时,利润率为20%;投资200万美元时,利润率为10%;投资300万美元时,利润率为2%。
材料三:比尔为了购买生活资料的便利,为了应付以后的不时之需,为了便于在股票市场上适时购买股票,希望手中持有一定数量的现金。
根据上述材料内容,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上述材料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凯恩斯把上述经济现象分别称做什么?
(3)按照凯恩斯的观点,上述三种现象的存在对就业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会造成什么影响?
简答:如何正确评价凯恩斯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