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施行十多年以来,出现了某些专门从事打假的人员。打假者利用该法律第四十九条的规定,向存在欺诈行为的经营者索赔,有时甚至在明知某商品有假的情况下,仍然购买该商品而要求双倍赔偿。公众对此做法一直存在赞成与反对两种声音。赞成者认为此举合法,而且有助于减少经营者的欺诈;反对者的理由是“知假买假不是消费”、“职业打假者是为了牟利,法律不该保护他们的牟利行为”。
你如何看待“知假买假”的现象和职业打假者的做法?

科目 政治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推进全民守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当前,在东北,“冰棍现象”十分突出。一根冰棍放在那里,看着慢慢融化,直到剩下一根光棍。这集中地反映了处理不良国有资产的“不敢、不愿、不想”的“三不”思想。“不敢”,是因为资产不流动,谁也没责任,一流动就可能出问题;“不愿”,是指国有企业的职工不愿意退出国有身份,一些企业领导人也不愿意失去其特殊利益;“不想”,是不去想,因为解决问题难度太大。
请运用有关经济常识回答:要振兴东北,应如何解决“冰棍现象”,纠正“三不”思想?

现在,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利率较低,加上征收利息税,这对个人投资的影响增强,人们不只是在存款和购物上进行选择,而更多地寻找“钱生钱”的途径。
(1)居民“钱生钱”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2)假如你是一个投资者,你认为在选择投资方向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请简要说明理由。

某上市公司(国家控股)董事会依据《公司法》规定,任命了总经理,却被当地政府否决。政府自行任命了一位官员担任公司总经理。由于该总经理成为事实上的“一把手”,董事会的各项决策权被架空,作为公司法人代表的董事长因不愿承担责任而坚决请求辞职。
请用有关经济学道理加以说明。

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情况

年份
2000
2002
2003
2004
2005
存款余额(亿元)
64 332
86 911
110 690
126 190
140 000
比上年增长(%)
7.9
17.8
17.4
14
11

人们常说“存款储蓄,利国利民”。请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一:某啤酒厂是一家国有中型企业,这家曾经在当地红火一时的企业,由于长期经营管理不善,市场日渐萎缩,经济效益逐年下降。自1993年到1996年以来连年亏损,到1996年末资产负债率高达152%,累计亏损2 288万元。
2005年初,该啤酒厂被一家优势企业兼并,当年实现减亏582万元,上缴税金1 200万元,各项经营指标均创历史最高水平。材料二:某钢铁公司是国有大型企业,从80年代末开始坚持以科技效益型作为企业的发展方向,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技改和科技成果,完成了技改投资30亿元,科研投入2.91亿元。公司还加强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公司劳动生产率达到世界一流,固定资产达500
多亿元,名列国有企业500强,具有较强的生存和竞争实力。
(1)材料一、二各说明了什么经济学道理?
(2)结合材料说明企业怎样才能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