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材料从四个方面对葫芦丝作了介绍,请筛选信息,保留各方面的主要内容,压缩成一段文字,不超过60字。(5分)
传统葫芦丝各部分的名称
葫芦丝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它是由葫芦笙演进改造而成的。其历史较为悠久,可追溯到先秦朝代。葫芦丝形状和构造别具一格,它是由一个完整的天然葫芦,三根竹管和三枚金属簧片做成的,通体长约30厘米,主管开有7个音孔,与后世的箫笛非常近似。吹奏葫芦丝时,管身竖立,用左右手指按放音孔,右手在上,用拇指按背孔,食、中和无名指按正面上方3孔,左手按其余3孔,气流同时输入3个管口而发音。音量较小,主管的音色柔润而纤秀,在两根副管持续音的衬托下,给人以含蓄、朦胧的关感。因为它吹出的颤音有如抖动丝绸那样飘逸轻柔,所以又叫“葫芦丝”。葫芦丝常用于吹奏山歌等民间曲调,最适于演奏旋律流畅的乐曲或舞曲。在我国民族乐器大花园中,它已成为一支引人注目的奇葩,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易学会的特点,一直为人们所喜爱。
葫芦丝是:
仿照画线句子造句,再造两个句子,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
心正则笔直。宋代抗金名将岳飞,精忠报国,一心收复失地,不是写下情真意切、壮怀激烈的《满江红》?
下面是广州亚运会志愿者的标志(图案为红色)。请从构形角度(文字除外)说明该标志的创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60个字。
下面是一位语言学家在一次有关语言的学术报告会上讲的一则寓言故事,请你读后在后面的横线处写出这位语言学家通过这个故事所阐明的观点。
在茂密的山林里,一位樵夫救了一只小熊。母熊对樵夫感激不尽。有一天,樵夫迷路借宿到熊窝,母熊安排他住宿,还以丰盛的晚餐款待了他。翌日晨,樵夫对熊说;“你招待得很好,但我惟一不喜欢的地方就是你身上的那股臭味。”母熊心里怏怏不乐,但嘴上说:“作为补偿,你用刀砍我的头吧。”樵夫按要求做了。若干年后,樵夫遇到了熊,问她头上伤口好了吗?母熊说:“唉,那次痛了一阵子,伤口好了我就忘了。不过那次你说过的话,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下面是某学生向老师祝寿时发言的一个片段,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这次我们专程从全国各地光临母校,给我们至今健在的恩师俞老师做寿。俞老师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八十高龄还在做学问。俞老师又把最近出版的大作赠送给我们几个高足,我们都感到十分欣慰……
(1)将改为;(2)将改为;
(3)将改为;(4)将改为。
下面是杭州城市标志。请仔细观察,写一段说明性文字对它进行介绍,要求语言准确、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