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经验表明,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产业转移是很自然的态势。据此回答7、8题。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东部曾经的“海外接单,沿海加工”模式,在新的产业转移中演变为“沿海接单,内地加工”。这主要是因为
八.劳动力成本的变化B.市场需求的变化C.内部交易成本的变化D.国家政策的变化为把握正在兴起的沿海产业转移机遇,湖北省决定在三峡大坝下游、紧邻长江的官{昌市建设湖北深圳工业园。该工业园建立的突出优势为
A.劳动力成本低 | B.土地资源廉价 |
C.电力资源丰富 | D.交通运输便捷 |
读图,回答14--15题。关于我国第一次到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总数一直递增而且增幅越来越大 |
B.人口总数一直递增但增幅一次比一次小 |
C.第二次到第三人口普查期间人口总数迅速增加,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迅速增加 |
D.增幅从第三次开始呈下降趋势 |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提高人口增长率 |
B.加快产业转型与升级 |
C.降低人口死亡率 |
D.控制人口性别比 |
该图是某中等城市布局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下列叙述与该城市工业区布局形式的优点无关的是
A.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有利于保护城市环境 |
B.市区外缘地价较低,可节省投资成本 |
C.工厂布局在交通干线附近,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
D.工业区布局留有余地,有利于发展传统工业 |
M处经常发生堵车和交通事故,
现已建立交桥,但仍然拥堵,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A.公路交通流量大 | B.该城市向东的出城市公路仅有一条 |
C.为混合交通,安全事故多 | D.附近工业相对集中.运输量大 |
读某地甲、乙两工厂万元产值成本构成百分比图,回答10—11题。有关甲、乙两工厂劳动力成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工厂属于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工人工资水平低 |
B.乙工厂属于技术导向型工业,从业人员工资水平高 |
C.甲、乙两工厂所属工业类型对劳动力数量的要求相当 |
D.甲、乙两工厂劳动力成本所占比例差异悬殊 |
下列关于甲、乙两工厂所属工业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工厂所属工业类型受地域条件的限制逐渐减弱 |
B.乙工厂所属工业类型在我国正逐步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
C.自然条件对甲、乙两工厂所属工业类型均无明显影响 |
D.甲、乙两工厂所属工业类型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完全一致 |
清水断崖位于我国台湾省东部海岸,依山傍海,崖岸壁立,为台湾八大胜景之一。读图回答7--9题。清水断崖海岸地质作用强烈,其内、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分别是
A.地壳运动和海水侵蚀作用 | B.岩浆活动和流水侵蚀作用 |
C.地壳运动和冰川侵蚀作用 | D.岩浆活动和流水沉积作用 |
监测清水断崖海岸发展动态主要使用的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是
A.全球定位系统![]() |
B.遥感技术![]() |
C.地理信息系统 | D.数字地球 |
下列关于台湾岛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流量大、水流缓![]() ![]() |
B.流程短、水流急 |
C.流量大、汛期短 | D.落差大、航运价值高 |
某水库形状呈树枝型,水库的流域面积为l0480平方千米,水库面积达580平方千米,下面左图中实线表示正常水位轮廓线,(海拔101.6米),虚线表示某次持续降雨后的水位轮廓线(海拔102.2米);下面右图为水库对周围地区降水影响比较示意图。读图完成4-6题。根据图示信息,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地势平坦
B实线和虚线重叠处表示的地区地势陡峭
C 水库大坝坝顶海拔约为101.6米
D库区面积最大时当地农民正在种冬小麦造成该水库中心区域年降水量比周围地区偏小的主要原因是
A.常年在高气压的控制下
B.夏季水域增温慢,对流运动微弱
C.受准静止锋影响的时间较短
D. 地处背风坡,气流以下沉为主
假如某次暴雨产生的降水量为150毫米,三天后绝大部分雨水汇集到水库,水库水位将比降水前上升约
A.2毫米 | B.4毫米 | C.6毫米 | D.8毫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