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建立、1992年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上述现象表明
A.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 | 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
C.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 D.国际经济旧秩序向国际经济新秩序过渡 |
近代爱国实业家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一、二厂,至1921年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一战”期间获得的。从中可以得到的启示是
A.壮大企业规模,实现实业救国 | B.善于抓住机遇,提高企业效益 |
C.优化投资环境,保证充足资金 | D.减少垄断经营,体现民生关怀 |
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了资产阶级力量,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础。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发展得益于
①清政府统治政策的调整②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加深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③实业救国潮流的推动④政治体制的改革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社会进步观念是
A.实业救国 | B.工商皆本 | C.重利轻义 | D.重商轻农 |
光绪七年(1881年),广东南海知县徐赓陛以“各省制办机器,均系由官设局,奏明办理,平民不得私擅购置”,以及机器缫丝厂“男女混杂,易生瓜李之嫌”,“夺人之生业”为由,查封各处缫丝厂。这说明
A.民族企业存在着有伤社会风化现象 | B.民族企业无力同传统行业竞争 |
C.封建势力严重束缚着民族工业的发展 | D.民族企业与官办企业竞争加剧 |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出现了一批近代企业,如继昌隆缫丝厂、江南制造总局,这两个企业的主要区别在于
A.是否兴办于东南沿海 | B.是否使用机器生产 |
C.投资者是否为清朝官员 | D.产品是否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