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

A.社会主义 B.共产主义 C.爱国主义 D.集体主义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4年8月9日,央视《朝闻天下》栏目启动了《校训是什么?》的专题报道。大学校训是激励、引领一个大学的精神坐标,也是凝聚一个群体的文化旗帜。它既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有形者交感于耳目;无形者神交于内心。它虽然存在于林荫草丛里的石刻上,却会润物无声的熔铸人的灵魂。上述材料体现了()
①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②文化具有民族性和多样性
③文化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人 ④优秀的文化能够凝心聚力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提出的“修昔底德陷阱”是指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就变得不可避免。下列各项中,属于有利于当代人类在多极化过程中的事实的有()
①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搞对抗、不搞冲突
②现存大国摒弃了“冷战思维”,树立了“共赢思想”
③经济全球化使新兴大国与现存大国利益交汇点增多
④竞争、合作、冲突,已成各大国间关系的基本形式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国家主席习近平2014年8月22日访问蒙古国。习近平指出,这次访问时间虽然不长,但感到十分亲切,有一种走亲访友的感觉。欢迎周边领邦搭中国崛起的“便车与快车”,双方一致决定将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就各领域合作达成许多重要协议和共识。这表明()
①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②我国坚持睦邻、富邻、安邻的周边外交政策
③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④中蒙两国关系是战略同盟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14年8月8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7周年。60多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是政治制度实现了历史性变革;二是经济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三是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了历史性进步。内蒙古自治区的建设成就说明了()

A.民族原则是民族政策制定的依据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自治权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具有极大的优越性
D.民族区域自治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状况决定的

2014年下半年,天津滨海新区杭州道街道人大代表小组在福州道社区网站上开辟了“代表连心桥”栏目。此举措()
①密切了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②有利于人大代表更好地间接管理国家事务
③是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实行民主监督
④进一步拓宽了人大代表与选民联系的渠道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