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1987年英、法、日三国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出现表格中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国别 类别 |
英 国 |
法 国 |
日 本 |
||||
第一产业 |
2% |
2% |
3% |
||||
第二产业 |
38% |
36% |
40% |
||||
第三产业 |
60% |
62% |
57%
|
19世纪中叶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这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
A.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
B.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
C.农民和手工业者大量破产 |
D.清政府被迫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
鸦片战争后,我国东南沿海农业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主要“新”在( )
A.增加了许多农业新品种 |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 |
C.出现了近代大农业 |
D.生产方式出现了质的飞跃 |
史料记载:“鸦片战争后,东南沿海的某些地方,民间手纺车已被弃置一边了。”这一现象说明(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
B.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C.列强侵华冲击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
D.中国自然经济已具雏形 |
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呈现出“一流价格,二流设备,三流产品”的不正常现象,其中的主要原因是( )
A.缺少必要的资金 |
B.缺乏先进的投资方式 |
C.劳动力素质较低 |
D.设备和技术受制于外国 |
李鸿章自称“一生风雨裱糊匠”,他的“裱糊”活动为( )
A.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 |
B.创办上海发昌机器厂 |
C.创办继昌隆缫丝厂 |
D.创办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