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在华美国人士在评论近代中国的一部著作时说:“它是因中英战争刺激而产生的一部成果。我们认为它将极大地摧毁傲慢心态,驱散中国统治者和学究们的愚昧无知,证明他们所属的并非地球上的惟一一个国家。”该著作是
A.《康輶纪行》 | B.《瀛环志略》 | C.《盛世危言》 | D.《天演论》 |
一战后,英国著名诗人艾略特创作了《荒原》。诗人笔下的“荒原”,荒是水荒,雨水成了荒原的第一需求,然而只听雷声响,不见雨下来,更增添了人们内心的焦急。诗人通过雷声暗示了只有精神甘露(皈依宗教,信仰上帝)才能使荒原人得救。这一作品的创作风格属于
A.古典主义 | B.浪漫主义 |
C.现实主义 | D.现代主义 |
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决策者态度的变化被流行的学术观点所强化了。凯恩斯主义者们被疏远了,失去了他们对政策的影响力。”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 B.西方“福利国家”的发展 |
C.经济危机和“滞胀”的出现 | D.第三产业和“新经济”出现 |
在20世纪30年代有一种现象被帝国主义者称为“红色法西斯主义”,这一称号在1945年后的美国使用尤其普遍。这一现象指的是
A.马克思主义 | B.战时共产主义 |
C.新经济政策 | D.斯大林模式 |
“1870年以后,在工业革命的第二阶段中,经济组织的主要形式又发生另一变化,这种新形式的突出的特点表现在投资银行家开始成为在经济事业中居支配地位的人物。”材料观点认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
A.商业资本主义的兴起 | B.工业资本主义的兴起 |
C.金融资本主义的兴起 |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兴起 |
有人认为:“英国政治体制确立得很早,但是因为没有刚性宪法,而只是一些宪法性的法律文件,所以真正最有生命力的就是这部条文并不复杂、也没有面面俱到的美国1787年宪法。”此观点认为,使1787年宪法“最有生命力”的是
A.没有传统束缚且颇具创新能力 |
B.形成了分权制约的控制平衡机制 |
C.内容条文简洁但领域广泛 |
D.确立了以宪法为中心的宪政体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