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年1月奕在奏折中说:“综观天下大局是今日御夷,譬如蜀之待吴,蜀与吴,仇敌也,而诸葛亮秉政,仍遣使通好,约共讨魏。”对材料理解最全面的是
A.视太平天国为威胁清朝统治的头号敌人 |
B.清政府已决定了“借师助剿”的方针 |
C.主张与列强“和好”共同镇压太平天国 |
D.主张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
《史记•楚世家》记载:(春秋时期)“(楚庄王)八年,伐陆军戎(在洛阳西南),……楚王问鼎小大轻重。”这是成语“问鼎中原”的来历,其寓意是企图夺取天下。这反映了
A.宗法制瓦解 | B.礼乐制度崩溃 | C.分封制受到破坏 | D.各国变法开始 |
有学者认为:“如果估计到当时世界上包括欧洲在内正在盛行君主制度的话,……不能不说美国联邦宪法是一个伟大的创举。”这一“伟大的创举”是
A.实行政党政治 | B.实行联邦制 |
C.实行民主共和制 | D.创立内阁制 |
公元2世纪罗马皇帝哈德良说:“皇帝就是最高的法律”,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 B.皇帝是法律的唯一代表 |
C.皇帝高度重视法律 | D.法律至高无上 |
“梭伦和伯利克里所进行的改革,不仅导致了新的统治形式的建立,而且还导致了新的生活方式的出现,至少对雅典的市民来说,不再是命令和服从,而是言论的交锋。”(《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文中“新的统治形式”指
A.君主制 | B.中央集权制 |
C.民主制 | D.联邦制 |
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说“我们环绕着大海而居,如同青蛙环绕着池塘。”这说明古希腊文明形成最主要的客观条件是
A.河流 | B.岛屿 | C.山川 | D.海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