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干活拿钱,本是天经地义的事。可现在白干活不给钱,倒成了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年复一年在农民工身上屡屡上演。是什么原因,让这些辛勤劳作的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被蔑视和践踏?下列表格是新华社记者对80名农民工的问卷调查结果:
表1 农民工获得工资状况统计

状况
人数
能按时拿到工资
13(16.25%)
年底一并得到工资
9(11.25%)
偶有工资被拖欠
26(32.5%)
经常被拖欠工资
9(11.25%)
从未按时拿到工资
23(28.75%)

表2 欠薪的原因统计

原因
人数
老板说现金周转不开
41
工作做不好,扣发工资以示惩罚
17
没理由,就是不给钱
9

表3 血汗钱被侵吞、拖欠后农民工的态度

解决途径
人数
反复找老板讨要
48
找政府(劳动局)
23
只能用恐吓等手段对老板形成压力
9

材料二: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工资被拖欠的问题,2007年以来陆续出台了许多这方面的法规政策。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做好农民工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切实解决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建设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采取措施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1)材料一中表1、表2、表3各反映了什么问题?它们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2)材料二体现了政治常识的哪些道理?
(3)应如何解决材料所反映的问题?       

科目 政治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频繁的人类活动造成了生态的恶化,为恢复自然生态,过去我国采取了很多人工治理的方法,但人为干预却往往会适得其反,造成破坏,如在沙漠中发展绿洲,人工群落用水多了,天然生态就会萎缩。现在人们认识到,大自然具有实现生态自我修复的能力,人类所要做的,主要是为大自然自我修复创造条件,增强其自我修复能力,现在我国采取退耕还林、封山禁牧禁柴等措施,使我国的自然生态逐步得到恢复。
材料中我国恢复自然生态的前后不同做法,蕴含着哪些哲学道理?(12分)

2004年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义》(又称“一号文件”)正式公布,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措施。
材料一:
(*1999-2003年数据)
材料二:

(*系2002年数据)
(1)联系“一号文件”,运用所学经济常识分析材料一、二分别说明了什么。
(2)运用国家经济职能的知识说明中央公布“一号文件”的必要性。

材料一: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材料二:1979年,在我国GDP总量中,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28%、48%和24%,到了2001年这三个数字已变成了15%、51%和34%。
材料三:
我国工业化水平

(1)材料二、三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一,说明如何解决材料三的问题。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山绿了眼红了”》中报道:吉林市永吉县农民勒万仁几年前与村里签订了荒山承包合同。经过勒万仁的辛勤耕作,荒山披上了绿装,且初见经济效益。但村委会却眼红了,在承包合同未到期的情况下,单方毁约,要收回承包的荒山。勒万仁为讨回公道,诉诸法律,后胜诉。
请根据以上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勒万仁与村委会签订的是什么合同?其含义是什么?
(2)村委会单方毁约行为为什么会败诉?
(3)勒万仁的胜诉给我们什么启示?

中、韩、日三国三大产业的状况

(1)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和问题?
(2)结合图表指出我国调整产业结构的途径及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