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5日,20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发表的宣言指出,在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面临严重挑战之际,20国集团领导人决心加强合作,共同努力恢复全球增长,实现世界金融体系的必要改革。这主要体现了实践活动的( )
| A.客观物质性 | B.社会历史性 |
| C.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 D.主观能动性 |
播种一种观念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这是因为
|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 B.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
| 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 D.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 |
2013年2月15日,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发生陨石坠落事件,造成1200多人受 伤;次日凌晨,小行星2012DA14近距离与地球“擦肩而过”。 据此回答题。 陨石坠落和小行星“撞击”地球等事件表明
①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②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人在自然灾害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④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目前,望远镜并没有覆盖全球,而且分辨率有限,类似小行星这样的天体人们还很难观测到。这说明
| A.世界上有些事物是人类不可能认识的 |
| B.主观与客观不能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 C.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 |
|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以前,人们往往认为一切生物的生长都依赖阳光。现在科学家发现,在水深超过4000米的可见光不能到达的海底,在高温、高压、剧毒、缺氧的环境里,仍然存在大量海底热液生物,它们考海底热液带出的能量进行化合作用合成有机质而生产呢。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②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④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往往依赖河流,视河流为主宰命运之神而顶礼膜拜。工业革命后,人类以河流的主人自居,肆意开发利用河流,遭到了河流的报复。今天,人们重新认识人与河流的关系,致力于追求人与河流的和谐。由此可见
①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②实践具有目的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理性认识
③实践具有历史性,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
④实践是有意识的活动,认识是促进实践发展的动力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说,自己的作品与家乡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艺术风格也深受故乡的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的影响。莫言独具特色的小说创作揭示的哲学道理有
①意识形式的差异性决定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多样性
②意识反映客观存在的方式可以而且应当是多种多样的
③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反映者的想象力
④意识如何反映客观存在受制于反应者的个性、能力和素质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