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1所示为某夫妇的体细胞内A和a、B和b两对等位基因的分布情况,图2为妻子某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曲线图,图3为该夫妇某一次生育过程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图3
(1)发生在图2中的D时期,细胞内A和a、B和b这两对等位基因可发生的行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应于图1,在方框内画出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a与a正在发生分离的分裂时期示意图。
(3)与图2所示的细胞分裂方式相比较,图3中过程Y的细胞分裂方式具有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Y所经历的细胞生命历程除细胞分裂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
(4)过程X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融合。
(5)如果图3中个体甲同时患有白化病和色盲病(假设这两种病的致病基因分别是a和b),乙及其父母均正常,则甲的基因型是________,若乙长大后与一白化病但不色盲的男性结婚,则他们所生的子女同时患有两种病的概率为________。
决定玉米籽粒有色(C)和无色(c)、淀粉质(Wx)和蜡质(wx)的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上,结构异常的9号染色体一端有染色体结节,另一端有来自8号染色体的片段(见图1)。科学家利用玉米染色体的特殊性进行了图所示的研究。请回答问题:
(1)图2中的母本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这两对基因所在的染色体_ _(填“能”或“不能”)发生联会。
(2)图2中的亲本杂交时,F1出现了四种表现型,其中表现型为无色蜡质个体的出现,说明亲代_____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 间发生了__ ___,产生了基因型为___ __的重组型配子。
(3)由于异常的9号染色体上有______作为C和wx的细胞学标记,所以可在显微镜下通过观察染色体来研究两对基因的重组现象。将F1表现型为无色蜡质个体的组织细胞制成临时装片观察,观察到_________的染色体,可作为基因重组的细胞学证据。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图表示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几种调节方式.
(1)如图所示,在神经纤维上放置两个电极,并连接到一个电表上,单独给X处一个适宜刺激时,膜内电流的方向是 ,如果分别在X、Y处给予一个适宜的相同刺激,可观察到电表指针的偏转次数分别是___ ___和___ ___.
(2)在图中Z处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轴突X,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Z处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抑制了_____ _的功能.
(3)如果该图代表人在抵御寒冷时的部分调节过程,则细胞甲可能是______细胞,分泌物a可代表其分泌的______激素。
(4)科学研究表明:某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胰岛素高于正常水平,其患病原因是体内抗体破坏了胰岛素受体,说明该病人还患有 疾病。糖尿病患者经常会出现“口渴”症状,是因为水分过多流失,造成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此过程的感受器和神经中枢分别是 、 。
下图1为细胞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图1细胞核中某结构及其成分。据图回答问题。
(1)图1所示结构应在 下能观察。
(2)若图1表示动物胰脏内的细胞,④可能为 (多选)。
A.胰蛋白酶B.胰岛素C.胰高血糖素 D.抗体
(3)图2中基因1和基因2的差异实质表现在 。
(4)核孔复合体是细胞核与细胞质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下列物质经核孔复合体向细胞核方向运输的是 (多选)。
A.tRNAB.RNA聚合酶C.DNA聚合酶D.mRNA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下列是生物学技术制备抗体的两个途径模式简图。
(1)在获取抗体之前,需要向健康人体注射特定抗原(如乙肝疫苗),并且每隔一周重复注射一次。免疫学细胞A在人体主要介导(参与)_____________免疫。
(2)过程①和②得到的Y细胞称为_____________。得到的单克隆抗体最主要的优点是__________。
(3)④过程需要______________酶,⑤过程则需要特定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4)抗体1与抗体2的氨基酸排列顺序相同,两者的空间结构是否相同?__________
为什么?__________
(5)如果想用棉花产生该种抗体,则⑥过程的受体细胞通常选用___________,经过筛选后再侵染棉花体细胞,转化成功后通过__________技术获得能产抗体的转基因棉花植株。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在农业生产中发现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含氮有机化合物)在土壤中不易降解,长期使用可污染土壤。为修复被该除草剂污染的土壤,可按下面程序选育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已知该除草剂在水中溶解度低,含一定量该除草剂的培养基不透明)。
(1)制备土壤浸出液时,为避免菌体浓度过高,需将浸出液进行______处理。
(2)要从长期使用该除草剂的土壤中分离目的菌,上述培养皿中培养基为____体培养基。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用________消毒。
(3)在第2次及其后划线总从上次划线末端开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培养后发现,只有很少菌落出现,大部分细菌在此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或有氧条件抑制了这些细菌的生长。
(5)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中,无透明带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__________,有透明带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___________,据此可筛选出目的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