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全面发展的扶贫道路,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减少2.28亿,为全球反贫困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脱贫模式取得的巨大成功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
材料二:通过反贫困战略的实施,使极端贫困人口和刚脱贫易返贫人口分别减少到2 900万和约6 000万。我国经历了从最初的单纯性“输血”式扶贫到开发性“造血”式扶贫的过程,即政府向贫困人口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援助到把国家政策扶贫、投资扶持等与贫困地区干群自力更生结合起来的过程。通过国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引导农民开发当地资源,逐步形成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依靠自身力量脱贫致富。大量事实表明,在反贫困过程中人民群众发挥了极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我国在21世纪走向全面小康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哲学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反贫困战略的转变蕴涵的唯物辩证法原理是什么?
(2)从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分析开发式扶贫的重要意义。
(3)对于极端贫困人口与刚脱贫易返贫人口应该分别采取怎样的扶贫策略?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一首英语儿歌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又在歌词里这样答道:“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个回答说明
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根本区别的
②世界上任何现象都不是孤立的,一定与其他事物存在着某种联系
③科学技术的进步取决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
④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是可以认识的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下列与之相一致的观点有
①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②天地为万物之本 
③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④彼出于是,是亦因彼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2010年10月1 日人民时评:共和国第61个生日之际,万众期待的“嫦娥二号”腾空而起,直飞月球。“嫦娥二号”比“嫦娥一号”离月球更近,中国人的探月梦想也离现实更近。嫦娥二号”的成功发射,昭示着一个古老民族在现代化的征途上,不再沉迷流传千古的奔月神话,而是勇于实现彰显现代文明的探月计划。这表明
①美妙的梦想必然转化为精彩的现实
②实践的深入推动着人类理想的实现
③人类认识在实践的探索中不断深化和发展
④千古神话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可行的计划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文化一体化。”这种观点
①肯定了各种文化间的差异会逐步消除 ②肯定了经济对文化具有深刻的影响
③肯定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生命力 ④否认了文化的相对独立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对鸡、牛和草三种事物如何归类?中国人一般把牛和草分在一起,而美国人一般把牛和鸡分在一起。中国人的分类标准是关系,而美国人的分类标准是本质属性。中美两国的这种差异表明
①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比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优秀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
③文化环境不同决定人们对事物的分类不同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