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认为:“人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 )
①承认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肯定了物质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③否认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④否认事物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各国之间应该( )
A.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
B.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 |
C.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
D.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
在国际社会中,任何国家都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他国接受自己的意志,各国
在外交文件上有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这体现了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
A.独立权 | B.平等权 | C.自卫权 | D.管辖权 |
中国政府一贯致力于和平、发展、合作,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
边外交方针,高度重视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这体现了我国
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B.外交活动是政府的中心工作 |
C.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结盟关系 |
D.不断加强与发达国家的战略伙伴关系 |
国家主席胡锦涛早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就呼吁建立“和谐世界”,并宣布了中国支持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的五项重要承诺。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建立“和谐世界”的新理念,具有重要的国际意义,表现在
有利于
①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②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③推进世界多极化进程
④消除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差异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④ |
五项承诺中指出:中国将在3年内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的相关
援助,为其提供包括防疟疾特效药在内的药物;帮助他们建立和改善医疗设施、培训医
疗人员;培训培养3万名各类人才。这一承诺直接体现出
A.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
B.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
C.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
伊朗核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主要是因为
A.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
B.世界各国都主张建立国际新秩序 |
C.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
D.维护和平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