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当前我国已初步建成了小康社会,正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但在现实生活中,居民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趋势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城乡居民之间、农村居民之间、城市居民之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收入差距,这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危及社会公平和正义。
面对此种状况,想一想:斯密“富国裕民”的主张对我国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有什么启示?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是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递次推进的,它经历了从“大包干”税费改革,再到包括乡镇机构与管理体制等在内的综合改革过程,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我国农村改革带来经济与社会发展所包含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有
①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
②生产方式变革决定社会性质变化
③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
④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就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下列对辩证否定的理解,错误的是

A.辩证的否定是“扬弃”
B.辩证的否定是既克服又保留
C.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D.辩证的否定是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

每年的流行语都会留下一个时代的真实记录。2010年1月28日《咬文嚼字》公布2009年十大流行语,分别为“不差钱”“躲猫猫”“低碳”“被就业”“纠结” “蚁族”。这体现了

A.处在不同的社会实践中的人们的社会意识都是一样的
B.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是同步变化发展的
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完全和社会存在同步
D.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德州市抓住举办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的契机,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体育文化用品四大新兴产业为代表的生态产业。同时下大力气实施节能减排,加大对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的“关停并转”力度。上述做法
①是建立在正确的价值判断的基础之上的
②是不符合客观规律的价值选择
③体现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④坚持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最高标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在发展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们摒弃了“自行车是落后交通方式”的狭隘观念,形成了一种崇尚低碳生活,节约环保为荣的新时尚,将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从认识论上看,这种变化体现了

A.尊重客观规律是改造世界的前提
B.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C.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