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以前,由于粮食只能卖给粮站,因而存在人为压秤、多扣水杂等现象,致使粮价偏低。2004年4月,国家推行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全面放开粮食市场,各种粮食经营企业进入市场同台竞技,推动了粮价上涨。这主要表明

A.竞争必然导致价格上涨
B.充分的竞争有利于价格反映商品价值和供求状况
C.市场经济的开放性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
D.国家不再垄断和过问粮食市场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表明中国在节能减排、防范地球变暖上是诚心的和负责任的。各地采取措施节能减排,作为理性消费者应该坚持()

A.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B.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C.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D.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制药厂推出“一元感冒药”的行为()
①符合价值规律
②属于低价倾销
③有利于维护消费者的利益
④损害了其他制药企业的利益

A.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

“治一个感冒也要花一两百元”,在老百姓普遍感叹药价虚高的今日,一家广州的制药企业推出了“一元感冒药”,在广州试销一个月以来,受到低消费人群的欢迎,销量比降价之前暴涨了10倍以上。“一元药”的出现深受低消费人群的欢迎表明()

A.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B.物价水平是影响人民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
C.价格决定商品的供求关系
D.疗效好的高价药不符合我国的市场需求

2012年某国生产甲种商品100万件,每件价值量为6元。如果2013年该国生产甲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甲种商品的价值总量与单位价值量分别为()

A.600万元,5元 B.600万元,6元
C.720万元,5元 D.720万元,6元

下图反映的是甲、乙两种互不关联的商品,当各自价格变动时对其需求量的影响程度。根据图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甲商品价格上涨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大幅下降
B.乙商品需求弹性大,更适合采取“降价促销”的方式
C.如果居民收人不断增长,则更适合扩大甲商品的生产
D.如果宏观经济不景气,则乙商品生产受到的冲击较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