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在5年内,全国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建设投入总额为766.4亿元,相当于7亿两黄金。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占总额的55.8%,在基本建设投资中,工业是重点,占58.2%,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壮举。在苏联帮助下,我们建成了鞍山钢铁公司,长春一汽,沈阳机床厂、飞机制造厂等大型项目。
材料二:东北曾被誉为“共和国经济的长子”,东北是计划经济体制建立最早、影响最深的地区,是我国重工业、基础工业和大中型国有企业最集中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东北经济在全国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步下降,1978年,辽宁、黑龙江两省的人均GDP仅次于京、津、沪三个直辖市,到2002年辽、黑两省分别降到第9、第18位。
(1)结合材料一,概括指出“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及其在经济建设方面的主要措施。
(2)结合材料二,据经济常识指出东北经济地位下降的主要原因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对策。
材料1
两个小时前,盟国空军部队开始向伊拉克和科威特的军事目标发动袭击。在我讲话的同时,这些袭击正在继续进行。……在根据联合国决议和经美国国会同意采取这次军事行动之前,联合国、美国和许多其他国家进行了历时几个月的不间断的和几乎是无休止的外交活动。……在海湾地区派有部队的28个国家已尽了一切应尽的努力来了达成和平解决,没有别的选择,只能用武力把萨达姆赶出科威特。……在我们获得成功以后,我们将得到建立世界新秩序的真正机会。在那个新秩序中,可以依赖的联合国可以发挥其维护和平的作用,将联合国创始人的诺言和远见卓识付诸实现。
摘自乔治·布什1991年1月16日的电视讲话
材料2
各位公民,此时美国和联盟部队已经开始了军事行动,这次行动的目的是解除伊拉克的武装、解放这个国家的人民、保卫世界免遭严重危险。……美国人民和我们的朋友以及盟友不会听任一个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威胁和平的非法政权摆布。我们现在就要用我们的陆军、空军、海军、海岸警卫队和海军陆战队对付这种威胁,这样将来我们就不必用大批的消防员、警察和医生在我们的大街上应付这种威胁。……对我们的国家和整个世界的威胁将被消除。我们将度过这个危险时刻,并继续推进和平。我们将捍卫我们的自由。我们还将把自由带给其他人。
摘自乔治·W·布什2003年3月19日的电视讲话
指出上述两次讲话内容的主要异同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一: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六千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二十六个文明形态,但是只有中华文化是延续至今而且从未中断过的文化。就世界范围而论,中国古代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唯有中华文化表现出最顽强的生命延续力。
材料二: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1)“中华文化是延续至今而且从未中断过的”的原因有哪些?
(2)在“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过程中,当代中学生应从哪些方面去努力?
频繁的人类活动造成了生态的恶化,为恢复自然生态,过去我国采取了很多人工治理的方法,但人为干预却往往会适得其反,造成破坏,如在沙漠中发展绿洲,人工群落用水多了,天然生态就会萎缩。现在人们认识到,大自然具有实现生态自我修复的能力,人类所要做的,主要是为大自然自我修复创造条件,增强其自我修复能力,现在我国采取退耕还林、封山禁牧禁柴等措施,使我国的自然生态逐步得到恢复。
材料中我国恢复自然生态的前后不同做法,蕴含着哪些哲学道理?(12分)
2004年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义》(又称“一号文件”)正式公布,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措施。
材料一: (*1999-2003年数据)
材料二:
(*系2002年数据)
(1)联系“一号文件”,运用所学经济常识分析材料一、二分别说明了什么。
(2)运用国家经济职能的知识说明中央公布“一号文件”的必要性。
材料一: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材料二:1979年,在我国GDP总量中,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28%、48%和24%,到了2001年这三个数字已变成了15%、51%和34%。
材料三:
我国工业化水平
(1)材料二、三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一,说明如何解决材料三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