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计划经济体制下过于单一的所有制结构,认识正确的有
| A.在当时没有任何意义,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
| B.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利于方便人民群众生活 |
| C.有利于国家宏观调控,更好地发挥市场的作用 |
| D.有利于社会资源的配置,有利于激发企业活力 |
2014年6月9日,习近平在与1300多位两院院士谈话时披露他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为什么从明末清初开始,我国科技渐渐落伍了”。其实,清朝初期,很多人对西学还是很感兴趣的,也学了不少,但只是一种猎奇和雅兴,并没有让这些知识对经济社会发展起什么作用,这是明末清初我国科技开始落伍的重要原因。这启示我们
| A.认识不能脱离实践,科学技术必须与社会发展相结合 |
| B.矛盾具有普遍性,要一分为二地看待科学技术的作用 |
| C.认识具有反复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
| D.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发挥科技的作用 |
“学之之搏,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李光地·清)”。下列名言警句体现的哲理与之相近的是
①为学之实,故在践履 ②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③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④物有甘苦,尝之者识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2014年《“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以大量的事实和数据介绍了“一国两制”政策在香港取得的实践成就,说明“一国两制”是香港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这表明
①科学构想实践的目的在于获得真理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③真理是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真理性认识能够精准应验发展的事实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2015年“4-25”尼泊尔大地震发生后,我国国际救援队率先携带救援装备、医疗物品及部分生活物资前往尼泊尔进行救助。面对自然灾害,有人认为:“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这一说法的合理性在于
| A.看到了事物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
| B.坚持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
| C.坚持把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 |
| D.坚持把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相结合 |
下图:《可以吃,不可以吃》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
| B.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 |
| C.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
| D.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