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法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就是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实现过程。所以,为有效地保证法的实施必须( )
A.实行民主 | B.实行专政 |
C.把国家强制力与人民的自觉遵守相结合 | D.实行强制 |
“信”是我国历史上儒家倡导的“五常”之一,今天我们仍然提倡“诚信”,表明传统文化具有:
A.较大的包容性 | B.较强的保守性 | C.相对的稳定性 | D.鲜明的民族性 |
据媒体调查,缺乏引导、学习单调、缺少交流、生活空虚等是大多数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主要诱因。要解决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问题,我们应该注重:
A.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文化环境 |
B.限制互联的发展 |
C.杜绝不健康信息和游戏对未成年人的影响 |
D.把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A.2009年春季我国北方发现的大面积干旱灾害 |
B.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 |
C.某校为迎接高考的到来,在全校师生中开展“共铸诚信”征文活动 |
D.2009年以来,由于出口订单增多,我国东南沿海企业出现招工难的现象 |
为了推动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中宣部、中组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了“双百”人物的评选活动。2009年9月10日,评选出了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任务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据此请回答下列各题。之所以要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因为爱国主义是:
①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②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
③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④公民追求的最高道德目标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后,成立伪满洲国,大肆摧毁当地的文化机关,废除原有的教材和教学内容并代之以日伪的教材,强迫中小学生学习日语。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与消解中华文化的做法遭到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其通过奴化教育以维护殖民统治的企图始终未能得逞,是因为:
①中华文化的力量只有在民族危亡时才能凸显出来
②中华文化为我国各族人民所强烈认同,是牢不可破的精神纽带
③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善于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
④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之中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高铁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在广州喝早茶,到长沙听笑话,再到武汉赏樱花”;“上午在西安吃泡馍,下午到嵩山看少林”。这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
①改变文化的存在形式②方便人们的文化交流
③更新文化的传播方式④扩展人们的文化视野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