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农村中尚未解决温饱的2 500万贫困人口,是社会分配中需要关注的核心群体。着力解决他们的生产和生活问题,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将起到极大的助推作用。这是因为关键部分的性能状态,在一定条件下(  )

A.组成了整体的性能状态
B.总与不合理的结构相联系
C.会影响其他部分的性能状态
D.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假定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时,该商品需求变动为20单位;当它的替代品价格下降10%时,A商品需求变动为30单位。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上述两种情况同时出现时,A商品的需求数量

A.增加50单位 B.减少50单位
C.增加10单位 D.减少10 单位

国家统计局发布,2012年4月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5.3%,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6.8%,其中PPI上涨主要表现为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和企业生产成本的提高。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针对CPI上涨,政府应扩大信贷规模,刺激生产发展以稳定物价
②针对CPI上涨,政府应通过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加大资金回笼
③此次PPI上涨会使企业的受益增加,但却直接影响了居民的生活水平
④此次PPI上涨可能会推动企业加快技术进步和改造升级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若某国居民将10万元现金以2年定期方式存入银行,年利率为3%。存款到期时,该国市场中流通的纸币超过实际需要10%,不考虑纸币的流通速度和其他因素影响,理论上,此时用存款的本息购买两年前的价格为10万元的商品,应该

A.会剩余0.4万元 B.再支付0.4万元
C.会剩余0.6万元 D.再支付0.6万元

2011年某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1小时,用货币表示其价值为60元,假设2012年该生产领域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同时国家多发行纸币10%,其他条件不变,则此商品用货币表示为()

A.50元 B.55元 C.55.55元 D.66元

假定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一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货币流通次数增加30%,纸币发行量不变,则该国纸币的购买力约等于原来的()元的购买力。在这个阶段,该国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 0.85物价上涨 B. 1.18投资减少
C. 0.78投资增加 D. 1.29物价持续下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