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虽然经济几十年的发展,但东莞等珠三角地区企业的工人工资仍是七八百元的标准,而企业经营者的收入则有数十倍、甚至更高的增长,这种情况成为影响社会最终消费不足的重要原因,影响了我国扩大内需政策的效果。这告诉我们
①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造成人们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②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关系密切 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④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个人品德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中国3G标识,通过3G手机可以实现视频通话、宽带上网、观看手机电视等。手机新功能带来生活和娱乐方式新变化。这说明

A.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
B.生产决定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
C.新的消费热点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D.生产是消费的目的和动力

2011年11月4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工商总局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逐步禁止进口和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的公告》。《公告》决定从2012年10月1日起,按照功率大小分阶段逐步禁止进口和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这一做法
①将有力促进中国节能照明电器行业健康发展
②将影响照明电器行业的发展规模,不利于就业
③将引导消费者树立绿色消费理念
④有利于白炽灯的互补品节能灯的快速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有人对“打的”现象作过一个形象的描述:青年人没钱也打的,中年人有钱才打的,老年人有钱也不打的。这主要反映了

A.消费结构的变化 B.消费观念的差异
C.生活水平的提高 D.社会经济的发展

“面子”一词,有着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在消费领域,面子的影响也随处可见。这种“面子”型消费,归根结底是虚荣心在作祟。“面子”型消费主要由于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随着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一直被视为高档耐用消费品的轿车正悄然走进寻常百姓家。这说明

A.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B.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C.物价水平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D.市场与消费相互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