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荀子这一认识主张之所以是正确的,是因为( )
| A.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更正确 |
| B.认识过程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
| C.事事亲身实践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
|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
小明的姐姐明年大学毕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才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同学们都为她出谋献策。下列说法中你认为可行的是( )
| A.先好歹找一个工作,其他无所谓 |
| B.一定要进大城市,以后就没有机会了 |
| C.坚持找收入多的工作,今年不行就不工作了 |
| D.考虑个人和社会的实际需求 |
2009年我国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80万人,比预期目标多80万人。全年有510万下岗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比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从以上材料中,可以看出的信息是( )
| A.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 |
| B.我国劳动力的素质较差 |
| C.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
| D.我国的下岗工人不断增加 |
对于股份制,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股份制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 ②股份制的实质是私有制 ③股份有限公司最基本的特征是向社会募股集资 ④资本主义可以利用,社会主义也可以利用
|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在我国,现代企业的主要典型组织形式是( )
| A.公司制 | B.个人独资企业 |
| C.合伙企业 | D.外资企业 |
王师傅最后到了农村。他承包了60亩地,种了30多亩的粮食作物,种了20多亩的棉花,还饲养了猪、牛、羊等。到了年底,盈利近5万元!初战告捷的王师傅,第二年又承包了200多亩土地。但问题也随之而来,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资金不足。为此,他动员了一些当地居民,将自己闲置资金投入到生产之中,并商定年底按实际收入分红。原先与王先生素不相识的当地居民这时也开始关心起王老板(还是王大力)的生产活动来。此时,王老板和这些投资者的这种经济组织具备了___________的一些特征( )
| A.人民公社 | B.混合所有制企业 |
| C.有限责任公司 | D.股份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