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没有被真正认识的时候,社会上一度出现过“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现象。在认识了这个问题之后,党和政府不仅提高了对知识分子的各项待遇,而且允许和鼓励把技术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于是我国又出现了“知本经济”“智本经济”的说法。据此完成9~10题。
9.从哲学上看,上述材料主要表明( )
①正确的分配政策对生产力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主要创造者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0.我国“知本经济”“智本经济”的出现体现的认识论哲学道理是( )
A.正确的思想是我们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
B.正确意识对物质有指导作用
C.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D.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风尚,如荀子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吕不韦说,“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等。传承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正确的态度是
①要在继承中发展 ②要对其注入时代精神
③把它作为文化创新的源泉 ④把它作为文化建设的宝贵资源
|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有一位艺术家说过:“艺术是喜新厌旧的,任何重复必然会使人产生疲倦。”这句话对艺术工作者的启迪是
| A.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
| B.实现文化创新就要抛弃一切旧的文艺形式 |
| C.促进民族文化繁荣是艺术创作的根本目的 |
| D.实现文化创新就要避免出现任何与过去重复的东西 |
中国即是茶的故乡,又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人们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了包括茶俗、茶礼、茶艺、茶道、和茶理等在内的独具特色的茶文化。茶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这说明
①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②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④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古老徽剧锻造了一部部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留下了一个个无法忘却的动人故事。如今,徽剧的创作与舞台演出跟现代光电声响计算机等技术的结合日益紧密,这为徽剧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①文化创新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②传统文化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才能长盛不衰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与进步
④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听到的是京腔京韵的侯宝林的相声,看到的却是卡通人物在说学逗唱;看到的是原汁原味的生旦净末丑的表演,听到的却是流行歌曲的韵律。借助FIash等现代化手段,传统戏曲也逐渐地被“80后”甚至“90后”所喜欢。传统戏曲的这一个“漂亮转身”启示我们
| A.文化创新的立足点在于满足更多人的需要 |
| B.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工具便能实现文化创新 |
| C.文化创新不仅需要继承,更需要融入时代元素 |
| D.文化创新需要注重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