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船行江上,那人于船头抚着琴。岸边蒹葭苍苍,群山默默,一个砍柴人在倾听。高山巍巍,绵绵不绝,层峦叠嶂,翠影憧憧;                                       。那琴声或轻或重,或急或缓,夹一丝寂寞,掠过高山,掠过流水,在无边的空旷中曼延开来,流传为千古的佳话。

A.流水潺潺,欢快跳跃,回旋往复,奔涌汹汹。 B.泉水清澈,琴质如玉。炉香袅袅,水流琅琅。
C.泉水清清,如同鸣弦一般,让人神醉情驰。 D.流水滔滔不绝,天地笼罩在傍晚沉沉的暮霭之中,茫茫一片。
科目 语文   题型 语言表达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语言综合运用
在《窦娥冤》中,窦娥在被行刑前说了三桩誓愿:一是血溅白练,二是六月飞霜,三是亢旱三年。
文中前两桩誓愿已经灵验了,请你续写第三桩誓愿。要求:(1)采用白话文;(2)运用想象,以描写为主;(3)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4)字数200字以上。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平凡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
平凡是苗圃,孕育着烂漫,只要你肯浇灌;
平凡是细流,孕育着浩瀚,只要你肯积聚。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3个字。
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日,古人又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之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又值大地回春,人们欢庆佳节,既是为了赏月, 。元宵节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性活动, ,届时,君臣百姓都去看灯、猜谜,文人们则饮酒、赋诗、答对,异常热闹。

白居易在《琵琶行》里,描写琵琶女弹奏琵琶,声响悦耳动听。请根据图示,在横线上补写琵琶声传入耳中的过程。要求运用比拟手法,不超过35字。

拨动琴弦, ,于是听到悦耳的声音。

下列诗句蕴含了什么生活哲理?请用简明的语言表达。
花为什么谢了呢?我的热烈的爱把它紧压在我的心上,因此花谢了。
泉为什么干了呢?我盖起一道堤坝把它拦起给我使用,因此泉干了。
(摘自泰戈尔《园丁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