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记》载:“(楚王)伐陆浑戎,遂至洛,观兵于周郊。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文中的“鼎”是 ( )
A.兵器 | B.炊具 | C.乐器 | D.礼器 |
孙中山去世后,被安葬在南京中山陵,墓前也是一块无字碑,原因是孙中山功高盖世,非文字可以表达。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
A.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
B.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
C.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
D.民主共和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 |
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和思想家章炳麟在1905年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今日幸颐和,明日幸北海,几忘曾幸古长安。亿兆民膏血轻抛,只顾一人庆有;下联是:五旬割云南,六旬割台湾,七旬又割东三省,数千里版图尽弃,每逢万寿疆无。此联抨击的现象主要是()
A.西方侵略者的贪婪 | B.广大人民的麻木 |
C.外交官员的卖国 | D.最高统治者的腐朽 |
导游带领着一群学生到博物馆参观,走到近代展馆前,导游向同学们解说关于近代列强是如何一步步侵略中国,不断地侵占中国权益时是这么说的:“起初
①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接下来
②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和‘领事裁判权’;后来
③各国派兵保护东交民巷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最后
④外国可以在中国开设工厂。”显然导游把列强取得这些特权的顺序弄错了,那么符合历史事实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④③ | C.②④①③ | D.③④①② |
慈禧曾经说:“我本来是决定不同洋人破脸的,中间一段时期,因洋人欺负得太狠了,也不免有些动气。虽是没阻拦他们,始终总没教他们十分尽意的胡闹。……我若由他们尽意地闹,难道一个使馆有攻不下来的道理?”慈禧所称的“他们”是()
A.洋务派 | B.顽固派 | C.太平军 | D.义和团 |
洪秀全主张“天下人”平分“天下田”,孙中山提出“平均地权”。二者主张的相似点是()
A.反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 B.维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
C.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 D.土地国有和绝对平分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