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1)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显示出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3)怎样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建设生态文明”给我们的主要哲学启示有哪些?
从哲学道理上说明,为什么“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大对改善民生的投入力度”?
材料一:回顾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目标从“有水快流”到“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到“好字优先”,再到2008年12月8号到10号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的“保增长”。
(1)结合材料说明,从“有水快流”到“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到“好字优先”,再到“保增长”体现了哪些认识论道理?
材料一、2008年12月8日——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2009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会议指出,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20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功夫,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把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作为保增长的强大动力,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结合材料,从哲学的角度谈谈怎样才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
材料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当前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为了完成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亿万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始终把改革作为农村发展的动力,坚持不懈推进农村体制改革,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充满活力。总之要着眼全局抓“三农”,抓好“三农”促全局。
材料一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措施对我们有哪些哲学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