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与使用能源的种类密切相关。读下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
1.关于四省市农村不同生活能源对大气污染的贡献率,正确的叙述是()
A. | 广东省以煤炭最大 | B. | 福建省以薪柴最大 | C. | 江苏省以薪柴最大 | D. | 北京市以秸秆最小 |
2.减少我国农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措施有()
A. | 发展沼气 | B. | 开采小煤窑 | C. | 利用油气资源 | D. | 种植薪柴林 |
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其具体表现就是形成了一个个农业带,如图所示。对美国农业区域专门化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追求生态效益 |
B.追求经济效益 |
C.便利的交通条件 |
D.完善的制度、法规 |
有关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F处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光合作用强,棉花带分布在此
B.A处为乳畜带,这里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C.B为小麦带,北部由于冬季较长,种植冬小麦,中部则种植春小麦
D.C、D、G分别是玉米带、棉花带、亚热带作物带
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下列关于田纳西河及其流域开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东坡 |
B.山地的生态环境直接影响河流的水量和水质 |
C.河流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
D.河谷平原是该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 |
田纳西河两岸能够形成一条“工业走廊”,主要得益于( )
A.丰富的矿产资源 | B.旅游业的带动作用 |
C.便利的航运条件 | D.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 |
甲地区防洪水库为雨季蓄洪腾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
A.9~10月 | B.11~12月 |
C.1~2月 | D.4~5月 |
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的经验,错误的是()
A.设置专门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 |
B.不断加大开发力度 |
C.不建工厂,防治大气污染 |
D.因地制宜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 |
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统计表明,湖北省20世纪50年代共有湖泊1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目前只剩下83个。昔日“八百里洞庭”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第二。西部一批烟波浩渺的大湖相继消亡,湖泊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阅读上述文字,完成各题。使“八百里洞庭”退居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
①围湖造田 ②上游水土流失严重 ③蒸发和下渗 ④引水灌溉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湖泊环境恶化后,造成水灾频发的原因是()
A.湖泊水对河水的补给量减少 | B.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 |
C.水土流失加剧 | D.水资源减少 |
读“我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荒漠化发展地区)。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主要分布在( )
①盆地边缘地区②河流头地区
③盆地中央④绿洲地区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近几十年,该地区荒漠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
B.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
C.工业化的迅速发展 |
D.大量开采铁矿和有色金属矿,破坏植被 |
针对该地荒漠化问题,下列治理措施中正确的是( )
①控制人口增加,少数地区可以进行生态移民 ②控制农业规模,合理用水
③在荒漠化土地上,大量种植需水量大的树木,防风固沙 ④对已经严重荒漠化的土地进行封沙禁牧 ⑤扩大水田面积,利用水田等人工湿地调节当地气候
A.①②⑤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③④⑤ |
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形成原因是( )
①距海洋远②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③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作用④纬度位置偏高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