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情况
(1)图中反映了我国的什么经济现象?
材料二:实践证明,发展经济是改善就业的根本途径。我国高度重视扩大就业、解决民生问题。“十一五”开局之年,随着积极就业政策的进一步落实,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的局面初步形成。
(2)请结合材料二,运用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评述我国政府解决就业问题的工作思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自治区党委根据本地特点,提出了“小省区要办大文化”的思路。宁夏根据其“岩画文化、丝路文化、西夏文化神秘而璀璨,边塞文化、大漠文化、黄河文化悠远而豪放”的优势和特点,发展带有民间文化特色和塞上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实施“百县千乡文化工程”和“千里文明长廊工程”,积极开展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农村文化等群众文化活动,实现了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1)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办大文化”的重要意义。
2009年一本名为《中国不高兴》的书正在我国热销,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该书认为中国与西方的关系正处于重新定义。该书提出:中国须准备与西方全面摊牌,“有条件决裂”,甚至可以“持剑经商”。
请运用相关政治生活知识谈谈你对中国不高兴的看法。(至少答3点)
材料:历经30年的改革开放,当代另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胆吸收、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并同各国人民携手,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说明正确处理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必须遵循的方法论原则。
粮食问题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五 2004-2007年我国粮食持续4年增产,国内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然而,要保持粮食供求长期基本平衡仍不容乐观。一方面,人口的增加、动物类食品消费增长和使用粮食生产生物燃料,将扩大粮食需求;另一方面,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和保证种粮收益的难度加大,从而制约着粮食产量的提高。
结合材料五,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我国粮食供求状况及如何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78年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进行理论和实践创新,使我国实险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极大地激发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中国人民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黄健民的经历是改革开放以来普通百姓命运变化的缩影。80年代初,他由农村来到沈阳,从擦皮鞋、做木工到摆服装摊,不仅改善了自己的生活,而且积极为公益事业做贡献,并致力于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2007年他成为沈阳市第一位“农民工”人大代表。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关系的理解。